红楼梦:最干净的晴雯,死在那张多姑娘"考试"过半个贾府男人的肮脏炕席上,为何会给她安排这种结局? 当晴雯被王夫人从病榻上拖起来,扣上"狐狸精"的罪名赶出贾府时,她大概不会想到,自己坚守的清白之身,最终要在全府最脏的土炕上画下句点。 这个被贾母内定为宝玉妾室的丫头,到死都不明白:在吃人的大观园里,洁身自好本身就是一种罪。 按照贾府规矩,晴雯这样的通房丫头本该在宝玉成年前"侍寝"。 寒冬夜里宝玉邀她同榻取暖,她却断然拒绝,其他丫鬟变着法子攀高枝,她偏不拿身子当筹码。就连被冤枉勾引宝玉时,她都冷笑:"我死也不甘心!早知道枉担这个虚名,当初就该..." 这份宁折不弯的倔强,像极了另一个黛玉,只不过黛玉是小姐,有资格使小性;而她只是个丫鬟。 "晴雯撕扇"那场戏,表面是主子纵容丫鬟胡闹,实则是两个少年人在对礼教。当名贵的扇子在嗤笑声中化作碎片,她撕碎的不只是器物,更是"奴才该守本分"的枷锁。 可惜她忘了,在贾府这个名利场,丫鬟的嚣张必须用前程来买单。王夫人早就盯上这个"眉眼像黛玉"的丫头,抄检大观园不过是个由头,他们要铲除的只是不听话的灵魂。 晴雯断气的那张土炕,恰是多姑娘与贾府半数男人的"战场"。 当初贾琏趁多浑虫醉倒在此,而今晴雯在这里喊着"娘亲"含冤而逝。 更讽刺的是,守在外面的多姑娘竟成了这对主仆最后时光的守护者,当晴雯穿上宝玉的贴身袄儿,交换汗巾子时,她不是在偷情,是在用最后力气证明:我们清清白白。 宝玉写下《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字字泣血却改变不了什么。 王夫人赏银五两吩咐"即刻烧化",晴雯的骨灰被扬进乱葬岗,就像从未存在过。 晴雯的悲剧在于:她以为守住身子就能守住尊严,就像判词里写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八个字道尽所有倔强灵魂的宿命。 若她肯学袭人投靠王夫人,或者像秋纹那样谄媚,或许能苟活,但那还是晴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