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Windows 10正式宣布停止支持,全球足足有4亿台电脑瞬间变成“裸奔状态”。你可能会说,诶不对啊,我电脑不是还能正常用吗?能是能用,但问题在于——没有安全更新的系统,就像不锁门的房子,黑客想进就进。
这时候微软跳出来了:“别慌啊朋友们,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叫ESU的东西。”翻译过来就是扩展安全更新服务,中国区214元一年,欧美29.99美元。听起来好像还行?但你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劲了。
说白了就是:以前免费给你补漏洞,现在要收钱了。
这套路怎么看怎么都像软件圈的“订阅制陷阱”。更离谱的是,这个扩展包才0.1MB,我严重怀疑这玩意儿就是个授权码,根本不是什么实质性的软件包。微软这是把“空气”都能卖出钱来了?
不过哈,最魔幻的事情还在后面。
欧洲那边的环保组织跳出来了,说微软这么搞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好端端的电脑被你逼着报废,这不是制造电子垃圾吗?微软一听急了,直接给欧盟地区用户送了一年免费ESU。你看这反应速度多快啊,说明这钱它压根儿就不想收,就是想逼你升级Windows 11。
那咱们这些非欧盟用户呢?对不起,你得把设置同步到OneDrive才能用。懂了吧?这是在变相推广自家云服务呢。买服务还得搭上你的数据隐私,这买卖做得真够精的。
其实细一想,微软这波操作逻辑很清晰:先停更制造焦虑,再用收费服务“救”你一把,最后把用户往Windows 11和他们的AI硬件上赶。你看它官方说辞多明白:“如果您在迁移至Windows 11或Copilot+PC前需要更多时间。。。”这话里话外都是在告诉你——赶紧换新系统买新电脑吧。
但问题来了,Windows 11那个TPM 2.0硬件要求,直接把一大批老电脑拒之门外。你说你逼我升级,我想升又升不了,这不是耍流氓吗?
现在摆在用户面前的路无非三条:要么花214元续命一年(但只能续到2026年),要么硬着头皮裸奔,要么换新设备。怎么选都是微软赢。
说到底,这就是大厂的傲慢。4亿台设备说不管就不管,反正市场份额摆在那儿,你能跑哪儿去?Linux?macOS?对普通用户来说门槛太高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停更也不是没有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这个云服务和订阅制横行的时代,你以为买断的东西,其实从来都不属于你。今天微软能停Windows 10,明天就能停Windows 11,后天还能给你整个Windows 365全家桶订阅。
所以啊,与其被动挨宰,不如早做打算——要么现在就咬牙升级,要么干脆拥抱开源系统。反正这214元的“保护费”,我是不太想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