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魏延的武器使用有明显的转变。
从早期用枪,到后期改用大刀。
同是演义,关羽一直用刀,张飞一直用矛,赵云一直用枪。
魏延的可塑性为何如此高?
(一)早期用枪
刘备兵指襄阳时,魏延挺身而出。
他挥刀砍死守门士兵,打开城门,准备迎接刘备。
此时,文聘杀出,与魏延交战。
原文记载:“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
这证明在襄阳城之战,魏延使用的武器是枪,并非起初砍士兵时用的刀。
(二)后期用刀
到了《三国演义》后期,魏延主要使用大刀。
上方谷之战,魏延诱司马懿进伏击圈,与司马懿大战。
“延大喝曰:‘司马懿休走!’ 舞刀相迎。懿挺枪接战。”(PS:司马懿还行啊)
此外,在长沙斩韩玄、迎战泠苞、对战马岱等战斗中,魏延都是纵马提刀。
(三)武器转变的原因
对于魏延武器从枪突然转为刀,主要有两种观点。
(1)作者笔误
罗贯中在写作过程中忘(词)了,导致前后出现差异。
(2)魏延个人的转变
从武器特性来看,魏延后来可能觉得大刀力道更猛,劈砍时凭借惯性和冲击力,能在战斗中给予敌人更大的杀伤;枪虽灵活,但爆发力逊色一些。
根据实战经验,他选择了更适合自己战斗风格的刀。
写在最后
无论魏延用刀,还是用枪,在《三国演义》的后期,魏延的勇猛善战,始终涨自己威风,灭他人志气。
魏延,在三国后期,就相当于魏国的张郃(军事方面的二号首长)。
可惜,两人都因故先后下线了。
诸位看官,你怎么看?我在评论区等你。
作者简介
坂上流云,江苏宜兴人,资深日语翻译,文化博主。
已出版:《三国的碎玉》、《打通学日语的任督二脉》、《流云诗词集》
正出版:《三国的碎珠》、《流云俳句集》、《流云文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