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曾几何时,当“天宫号”使用全中文界面的时候,外网多少媒体在讥讽我们“自我封闭”、

曾几何时,当“天宫号”使用全中文界面的时候,外网多少媒体在讥讽我们“自我封闭”、“缺乏国际视野”。但是,当中国稀土限制政策需要外国使用者必须使用中文写申请的时候,还必须使用WPS文档格式,外网媒体好像没有多少人瞎叨叨。 当年天宫号空间站公开全中文操作界面时,外网媒体的讥讽声几乎要冲破屏幕,美版知乎上有博主抛出灵魂拷问,质疑中国用“非通用语言”摆脱他国科学家,暗指这是“超级自我封闭”的表现,不少西方媒体跟风附和,把一个纯粹基于操作安全的选择,上升到文化和国际视野的高度。 他们似乎忘了,美国早年间就禁止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却在看到中国自主建成空间站后,反过来要求对方使用英语界面,这种双标简直刻进了骨子里。 可有意思的是,当时在这些质疑帖下方,中外网友的反驳声几乎一边倒,荷兰网友直接点破美国的霸权逻辑,退休电气工程师则直言中国空间站用母语天经地义,毕竟从航天器设计到制造,全程都是中国工程师自主完成,没依赖任何外援。 更打脸的是,尽管被贴上“封闭”标签,中国空间站从未拒绝国际合作,挪威研究员拉罗斯博士已在为2025-2026年的驻站任务做训练,参与多国联合的肿瘤研究项目,而欧洲航天局早在2015年就与中方达成合作,不少欧洲宇航员还主动学起了中文,毕竟想登上中国制造的太空之家,掌握主人家的语言本就是基本礼仪。 可当时间来到2025年10月,商务部发布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明确要求境外企业必须用中文提交申请文件,附件还得是WPS格式,曾经跳得最欢的外网媒体却集体失声了。 这前后截然不同的反应,说穿了就是实力和话语权的差异在作祟,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现代科技和国防工业的“维生素”,全球90%以上的中重稀土加工能力都攥在中国手里,小到手机芯片、电动汽车电机,大到美国F-35战机、爱国者导弹,都离不开这种关键材料。 没有中国的稀土供应,很多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就得停摆,这种实打实的依赖,让外网媒体再不敢轻易乱扣帽子。 要知道,之前西方总把“国际惯例”挂在嘴边,默认国际贸易必须用英语,可WTO从未有过这样的规定,所谓惯例不过是他们长期主导规则制定的结果。 如今中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制定标准,不过是拿回了该有的主动权,这波对等反制让那些习惯指手画脚的外媒瞬间没了脾气。 外国企业对新规的接受度,更能说明问题,曾经日本日立金属凭借稀土专利垄断,只授权中国8家企业出口钕铁硼产品,如今面对中文申请要求,再强势的外资企业也得乖乖配合。 毕竟含0.1%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都需要申报,谁也不想因为格式或语言问题错失订单,有欧洲稀土贸易商透露,公司已经紧急组织员工参加中文基础培训,还统一采购了WPS企业版,连老员工都在恶补中文填表技巧,这种场景要是放在几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这背后其实是全球供应链的现实逻辑:谁掌握了核心资源,谁就有制定游戏规则的底气。 之前西方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国企业提交详尽的英文材料,小到车间厕所数量都要报备,现在中国不过是用同样的逻辑维护自身利益,外媒自然没资格说三道四。 WPS格式的要求同样戳中了西方的痛点,在此之前,政府公告附件多采用微软Word或PDF格式,而这次选择WPS绝非偶然。 这款国产办公软件早已不是当年的“小透明”,全球月活设备数达6.51亿,在国内政企市场覆盖率超过80%,更重要的是它支持国密算法,具备数字水印和溯源功能,能最大程度保障申请文件的信息安全。 对于涉及军事用途的稀土出口管制来说,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谁也不想关键技术参数通过文档格式泄露。 新规发布后,金山办公股价盘中冲高18%,港股金山软件涨幅一度突破15%,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应印证了市场对国产软件的认可。 反观微软Office,虽然在全球市场仍有优势,但在安全性和适配性上已不具备绝对优势,外国企业为了获取稀土资源,切换办公软件不过是举手之劳。 这两场关于“语言和格式”的博弈,本质上是国际规则话语权的转移,天宫号用中文界面时,中国在航天领域还处于追赶阶段,西方习惯用老眼光审视我们的每一个选择,试图用舆论压力逼我们妥协。 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稀土这种战略资源领域掌握绝对优势后,我们终于有能力打破西方制定的固有规则。 外网媒体的沉默,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实用主义心态:当批评会影响自身利益时,所谓的“原则”和“标准”立刻就抛到了脑后。 那些曾经讥讽中国“缺乏国际视野”的外媒,现在恐怕得先恶补中文,研究一下WPS的使用教程,不然连稀土申请都提交不了。 这种从指手画脚到被迫适应的转变,简直是最生动的实力课,也让我们看清了国际社会的生存法则:尊严和话语权,永远是靠实力挣来的。

评论列表

昂首盼秋月微凉 驻耳聆叶瑟纷纷
昂首盼秋月微凉 驻耳聆叶瑟纷纷 3
2025-10-21 16:08
国际惯例就是谁拳头大,谁钱多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