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中国抗战到底,日本有可能把美国拖死!”近日,高志凯教授表示,如果当时中国投降了,日本就能把我们中国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太平洋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关东军那时就占领了东北,但中国没停下抵抗。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本想三个月灭掉中国,结果战争持续了八年。中国军队和民众硬扛下来,损失巨大,牺牲了3500多万人,包括士兵和平民,但就是没让日本完全得逞。 日本陆军总共200多万人,九成兵力都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消灭了日军150多万,直接让日本没法抽身去太平洋。日本缺油缺铁缺粮,中国本来就是个大资源库,矿产、劳动力、粮食都有。要是中国投降,日本就能把这些全变成战争机器,补足后勤,全力南下打美国。 日本如果控制中国,就能从东北和华北调兵调物资,海军舰队就能多出好几倍燃料和弹药,在太平洋岛链上跟美军耗上。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日本已经在中国战场打了十年,精锐部队打残了,经济也快扛不住。要没这的拖延,美国从大萧条时期缓和过来,工业虽强,但面对一个后方稳固的日本,战线拉长,补给难,胜负真不好说。 中国坚持持久战策略,从1938年后就慢慢磨日本,日军补给线被游击队不断切断,士兵士气低落。太平洋战争打响时,日本主力还在中国,没法集中火力攻击美国。要是中国早停战,日本就能用中国的人力建工厂、修铁路,生产更多飞机坦克,太平洋上美军岛屿登陆战会更惨烈,伤亡翻倍。 中国抗战不光是为自己,还给盟军争取时间。老百姓饿肚子也要支援前线,全国上下齐心,从城市到乡村都投进去。日本每次想撤都撤不掉,越陷越深,最后国力耗尽。这场战争证明,坚持到底就能翻盘,日本的野心被中国战场生生磨灭。 1945年,日本在盟军多线打击下撑不住了,广岛和长崎挨了两颗原子弹,苏联又从东北打进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战场的贡献没法忽略,14年抗战拖住了日本主力,让太平洋和欧洲战场轻松不少。中国作为战胜国,收复了失地,还成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大涨。 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垮台,领导人被审判,军队解散,美国占领日本,推动重建。中国国民党政府接收日占区,但内部问题多,很快就转入内战。苏联在东北拆了不少工厂设备,影响了战后恢复。日本投降后,亚洲格局变了,很多殖民地独立,中国抗战成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 高志凯后期继续在国际舞台活跃,2024年他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谈中美关系和全球局势,强调战略自主。高志凯发言推动和平发展。他保持低调,继续为中国声音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