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这项疾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在它的影响下骨骼变得脆弱,即使轻微摔倒也可能导致骨折。而随着气温的降低,老年人摔跤的风险增加,无形中又增添了一项隐患。
气温降低后老年人摔跤风险增加。AI生成图片
“中老年人群在秋冬季节尤其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亚专科副主任张贤祚表示,长期单一吃素的人群体内可能缺乏维生素D,更易遭受骨质疏松侵害。
为何天一冷,骨头就“不经摔”?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程度增加为特征的骨骼肌肉疾病,它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张贤祚介绍,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其本质是骨量流失速度超过再生速度,使骨骼变得脆弱多孔。
“正如雨雪天气交通容易出现堵塞一样,气温降低后老年人的腿脚也容易产生不便,增加摔跤风险。”同时,降温后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阴雨天气也让晒太阳的频次降低,导致体内钙质和维生素D的不足,让骨头变得“脆弱”。
张贤祚指出,老年人、绝经后的女性以及长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人群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测等方式进行早期筛查,进行相关的干预治疗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吃得太素,当心骨骼“吃不饱”
事实上,除了上述的人群外,长期素食者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很高,其背后的原因与维生素D的缺少有关。张贤祚指出,维生素D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够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健康。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常见于未经精加工的谷物、稻物外壳以及动物内脏中,在植物食品中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长期素食可能导致维生素D摄入的不足。”张贤祚说道。
此外,维生素D的缺乏还会导致身体协调性与四肢灵敏性有所欠缺。这是因为维生素D还参与神经传导的过程,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协调性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肌肉运动更加精准、流畅。因此,他建议有素食习惯的中老年人群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保护骨骼,光晒太阳还不够
日常生活中,如何补充钙与维生素D,让它们共同维护好骨骼健康?张贤祚表示,规律的运动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老年人群可以在晴朗天气适时开展户外锻炼,一方面可以防止骨丢失,另一方面也能在日光照射下增加维生素D的转化。”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摄入牛奶以及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紫菜、海带等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对于无法从阳光和食物中获取足够维生素D的人群,还可以考虑通过维生素D补充剂来进行补充,但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过量摄入。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