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宣布,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将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的30%改为人民币结算,成功压低了铁矿石价格。 必和必拓这步棋,说到底是被市场逼的,更是中国这边的底气硬了,才让它把30%的铁矿石交易改成人民币结算,还得压低价格。 首先得说透,必和必拓根本不敢得罪中国市场,它上一个财年光从中国就赚走了三百多亿美元,中国就是它最粗的钱袋子,丢了这个市场,它背后的美国财团都得急眼。 其实早几年就有苗头,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2023年天津有家大型钢铁集团,干脆把所有铁矿石进口都改成人民币结算,一年下来的交易额就已经四十多了亿,没出一点岔子。 就连贵州的钢铁企业,以前进口铁矿都得换美元,2023年第一次用人民币开信用证付款,一下子就省了将近八十万,既不用担心里外换钱的损失,融资成本也降了不少。 这些事儿必和必拓都看在眼里,它知道人民币结算已经成了趋势,不跟着走就会被甩开。 更关键的是,中国现在手里有了谈判的硬家伙。以前国内钢铁企业买铁矿都是各买各的,必和必拓这些巨头正好趁机抬价,反正你不买有人买。 但2022年中国成立了矿产资源集团,把国内的力量都融合到了一起,对外攥成一个拳头说话,再也不是单打独斗了。 而且中国早就找好了退路,在非洲的西芒杜铁矿拿到了货源,一年产量跟从必和必拓进口的量差不多,咱们有了替代选项,腰杆自然硬了。 澳大利亚政府比必和必拓还急,中国进口的铁矿占了世界上海运量的七成五,澳大利亚一年靠这个能赚上千亿澳元,要是必和必拓丢了中国订单,澳大利亚经济都得受到重击,所以连他们总理都出来催着恢复贸易。 以前用美元结算的时候,定价权根本不在中国手里。必和必拓背后有华尔街财团撑腰,借着美元的霸权地位,想定多高就定多高,中国企业只能被动买单。咱们现在改成人民币结算,等于把定价的话语权抢回了一部分。 就像隔壁石油贸易那样,俄罗斯和印度现在都用人民币付油钱了,以前用美元得绕好几个弯子,换钱的时候白白损失不少,现在直接用人民币,又快又省。 铁矿石也一样,省去了换美元的中间成本,这些省下来的钱,自然就体现在压低的价格里。 必和必拓心里知道,要是不答应人民币结算,不压低价格,中国转头就能找巴西的淡水河谷或者非洲的矿企合作。 而且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币在国际上用得越来越广,2023年天津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币结算量比四年前翻了一番,就连俄罗斯外贸里人民币占比都到四成以上了。 必和必拓要是逆着这个趋势走,不光丢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其他地方的生意也会受影响。 所以说,不是必和必拓大方,是中国的市场地位和准备工作做足了,它不得不让步。人民币结算不是简单换个付钱的方式,而是把价格的主动权拿了回来,再加上有替代货源压着,必和必拓只能乖乖压低价格。 这事儿跟当年贵州钢铁企业省了将近八十万的道理一样,都是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实在的好处,只不过这次是整个国家层面拿到了实惠。 往后说不定会有更多矿企跟着改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价格也能更稳当,这都是中国实力越来越强的事儿。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源:澳铁矿巨头接受人民币部分结算,撼动美元定价霸权 2025-10-15-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