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必和必拓
中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中方“卡脖子”一周后,澳铁矿巨头同意人民币结算据多家外
中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中方“卡脖子”一周后,澳铁矿巨头同意人民币结算据多家外媒10月9日报道,日前,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已经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自2025年第4季度起,以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要知道过去几十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都被美元和澳洲矿企掐着脖子,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却只能被动接受涨价,这次突然反转,可不是简单的生意谈判那么简单。10月9日必和必拓跟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协议的消息一出来,澳洲矿业圈直接炸了锅。谁能想到,9月30日中国刚下了禁令,国内所有钢厂和贸易商,不管是新合同还是已运出的矿石,哪怕船都到港了,只要是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准收货。这招直接戳中了澳矿的死穴,必和必拓的铁矿石有40%都销往中国,船在港口卸不了货,堆一天就要花几十万仓储费,库存压力根本扛不住。更要命的是,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买单的买家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早就提过,要通过国产矿、废钢和权益矿多维度破局。现在国内废钢资源一年能有3.38亿吨,电炉钢比例眼看要涨到20%,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从80%以上降到75.7%。必和必拓心里门儿清,要是真丢了中国市场,就算把矿石卖给别人,价格也得跌三成,毕竟2025年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要超3600万吨,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根本没人能接中国的盘。这背后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搭好了定价的"戏台子"。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早就对境外投资者开放了,现在QFII能交易的品种里就有它,国际上不少贸易已经开始用这个期货价格做基准了。以前澳洲矿企说了算的"普氏指数",本质上就是几家机构拍脑袋定的,现在大商所的期货价格能实时反映中国的供需情况,这才是真的"中国价格"。必和必拓同意人民币结算,等于承认了这个定价基准,这才是最核心的让步。更绝的是中国玩的"人民币闭环"套路。之前澳洲另一家矿企已经拿到了中国银行142亿人民币的银团贷款,用铁矿石卖给中国的人民币收入来还款,既解决了融资又省了兑换成本。必和必拓这次签协议,肯定也盯上了这种玩法。用人民币卖矿石,再用人民币买中国的采矿设备、搞绿色项目,中间不用换美元,能省不少手续费和汇率损失。对中国来说,这等于把铁矿石贸易变成了人民币流通的"试验场",比单纯喊国际化口号管用多了。澳洲其他矿企这会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力拓早在几个月前就偷偷跟鞍钢做了1亿元人民币的跨境结算生意,现在必和必拓一官宣,FMG立马表态要"积极研究人民币结算方案"。他们心里清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手里握着国内大部分采购订单,要是被竞争对手抢了先,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得缩水。澳洲政府嘴上还硬撑着说要"维护供应链多元化",但根本不敢真的抗议。要知道澳洲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5%,真把中国惹毛了,受损的还是自己的经济。这事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拉动更藏着深意,光明网算过一笔账,用本币结算能帮企业省去双重兑换的成本,还能规避汇率风险。现在油气贸易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中国海油刚完成首单LNG人民币交易,中石油也用数字人民币买了原油。铁矿石跟着加入,等于大宗商品领域的"人民币朋友圈"又扩大了。以后其他资源国看着澳洲赚了便宜,说不定也会跟着用人民币交易,这才是对美元霸权最实在的冲击。不过这背后是中国多年的布局,从推进"基石计划"增加国产矿产量,到建国家级交易中心编自己的价格指数,再到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境外投资者,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就像当年稀土一样,不是突然发力,而是早把筹码攥在了手里。必和必拓的妥协,不过是这些布局结出的果实而已。说到底,铁矿石这事儿跟稀土异曲同工,都是"买家霸权"的体现。以前澳洲矿企仗着资源优势漫天要价,现在中国用市场实力+制度设计拿回了话语权。接下来就看力拓、FMG怎么跟进,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全球铁矿石贸易就得改朝换代,人民币结算会成常态。那些还想着用资源卡中国脖子的国家,怕是得好好掂量掂量。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了。
必和必拓宣布,将斥资8.4亿澳元(约合5.54亿美元)用于扩建其位于南澳大利亚州
必和必拓宣布,将斥资8.4亿澳元(约合5.54亿美元)用于扩建其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奥林匹克坝地下铜矿项目,以期提高这种关键导线金属的产量。这事儿看着是矿业巨头在布局未来产能,实则满肚子算盘全围着中国打转,真以为砸点钱扩产就能无视咱们?纯属想多了。全球铜消费的半壁江山都在咱们这儿,2025年光国内需求就奔着1400万吨去了,正好占全球总需求的50%,它敢把这么大的买家晾在一边?除非是不想赚钱了。铜这东西早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工业原料了,现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站、特高压项目,哪样离得开它?国内新能源领域的用铜占比都已经涨到35%了,成了最大的需求增量来源。必和必拓自己都预测,到2050年全球铜需求得涨70%,这波增长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绝对是主力引擎。它这会儿砸钱扩建,说白了就是提前抢位置,等着分中国市场的蛋糕。再看看奥林匹克坝这项目的扩建手笔,可不是小打小闹。要在南部矿区挖新的地下斜坡,方便往更深的矿脉开采;地下的电气化铁路要从4.85公里延长到6公里以上,还得加六台机车,减少卡车运输。甚至要新盖一座氧气厂来强化冶炼,把精矿处理速度从每小时80吨提至85吨,连杂质都得往下压。这么折腾下来,就是为了把产能提上去,毕竟现在全球铜市早就供不应求了,2025年的供需缺口都超过150万吨了,这缺口还得持续好几年。必和必拓心里门儿清,现在全球铜矿供应早就跟不上趟了。过去十年才发现14个新矿床,可铜矿从发现到投产平均得等17年。更不巧的是,近期印尼那座全球第二大的铜矿还因为事故停产了,一下就少了4.5万吨精炼铜供应;智利、秘鲁那些老产区又面临矿石品位下降的问题,想增产都难。它这会儿加码奥林匹克坝,就是瞅准了供应紧张的空子,想把市场份额攥得更牢。但它再怎么算计,也绕不开中国这个核心。必和必拓自己都承认,超过一半的产品都销往中国,每年给中国供应的铜精矿就得数百万吨。之前连续七年参加进博会,展台中央摆的都是铜矿沙盘,首席商务官还一个劲儿说“中国是最大市场”,这态度摆得明明白白。所谓的“对冲风险”,不过是给自己找台阶下,真要是跟中国脱钩,它的铜矿就算挖出来也没人接盘,总不能让澳大利亚自己消化吧?澳大利亚总理都把奥林匹克坝称作“能源转型的基石”,说没有可靠的铜供应就没有零排放的未来。这话没说错,但他没点明的是,零排放未来的主力市场在中国。国内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投资同比都涨了1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800万辆,光伏新增装机超120GW,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铜需求。必和必拓扩建完产能,最后还得乖乖把铜运到中国来,毕竟咱们不只是大买家,还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加工能力占了全球45%,它的铜精矿得靠咱们炼成成品才能用。现在LME铜价就在9800到11000美元/吨之间晃悠,随着供需缺口越来越大,长期涨价是肯定的。必和必拓砸下去的5.54亿美元,看着不少,等产能上来了,再借着涨价的东风,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的需求能稳住。要是没了中国市场的支撑,全球铜价能不能稳住都难说,它的投资回报更是没影的事。之前必和必拓在铁矿石上跟中国闹过别扭,现在在铜上可不敢再任性了。铁矿石还有替代选项,可铜的供应链更集中,咱们要是减少采购,它找下家都难。而且中国的铜消费是“基建+新能源”双轮驱动,传统的城市更新、水利工程要铜,新兴的AI服务器、风电项目也得用铜,AI服务器的铜用量比传统服务器都高30%,这需求根本停不下来。奥林匹克坝现在每年能产31.6万吨铜,扩建之后产能肯定还得往上走,必和必拓的目标是把全球铜产量从每年170万吨提到250万吨左右。这么大的增量,除了中国谁也接不住。它那些升级改造的设备,从地下斜坡到氧气厂,说到底都是为了给中国市场供货做准备。别以为矿业巨头能自己说了算,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指挥棒。中国现在搞新质生产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必和必拓要是真敢无视咱们,有的是其他矿商抢着合作。说到底,必和必拓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嘴上硬气,身体诚实”。8.4亿澳元的投资看着是赌全球需求,实则每一分钱都押在了中国市场上。现在就等着看它扩建完之后怎么加大对华出口了,毕竟铜挖出来是要卖的,而咱们的新能源项目还等着铜来搭架子。这供需两端早就绑在一起了,必和必拓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这个基本盘。想无视中国?那纯属做梦,真要是这么干了,最后亏的还是它自己。参考资料:新浪财经《必和必拓(BHP.US)投资5.54亿美元扩建南澳铜矿瞄准全球铜需求增长70%》
被中方反制后,澳大利亚总理急了!据了解,本周中方已经将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全
据了解,本周中方已经将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全停了,连在海上飘的货都没例外,知道这个消息后,阿尔巴尼斯就公开喊“失望”,催着赶紧解决,国库部长更是急着找必和必拓老板谈。阿尔巴尼斯10月1日公开表态“失望”,希望...
被中方反制后,澳大利亚才发现!据了解,本周中方已经将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全停
据了解,本周中方已经将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全停了,连在海上飘的货都没例外。9 月 30 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通知传遍国内钢铁企业与贸易商。暂停采购的范围明确指向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海运铁矿石,新合约签署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