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为啥非要盯着中国市场?这 1.1884 亿吨金灿灿的豆子堆在仓库里不能当钱花,可真要抛开中国找下家,不管是扩大国内消耗还是甩给盟国,全是看着光鲜的窟窿,根本顶不住。 先说说扩大内需这事儿,听着挺实在,可美国国内压根消化不了这么多豆子。美国大豆一年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还多,但国内消费量就那么点儿,一半左右的产量都得靠出口换钱。 大豆这东西主要俩用途:榨油和磨成豆粕当饲料。美国人家家吃的油就那些量,养殖业规模也早定型了,养猪场、养鸡场的饲料需求就那么大,多出来的豆粕总不能当饭吃吧? 更要命的是储存问题,豆子堆仓库里可不是塞柜子里那么简单,得控制温度湿度,稍微弄不好就发霉变质,还得掏一笔不少的仓储费。阿肯色州有个农民就说过,豆子收下来要是运不出去,每天光损耗和仓储就得赔 3000 美元,袋子临时装着顶两三个月,最后还得赶紧清出去。 2018 年贸易战那阵儿,中国进口量锐减三分之二,美国大豆库存直接飙到近 3000 万吨,创了历史新高,农场主哭都没地方哭,这就说明国内根本接不住过剩的产量。 再聊聊卖给盟国的主意,看着靠谱其实更不顶用。美国大豆除了中国,也就墨西哥、欧盟、日本这些买家,可这些国家加起来的胃口跟中国比差远了。 2024 年数据摆在那儿,美国出口的大豆里 51.7% 都销往中国,相当于一半的出口量全靠中国撑着,巅峰时候这比例甚至到过 60%。欧盟和日本自己有固定的供应渠道,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早就占了他们不少市场,而且巴西大豆出口到中国的比例高达 48%,价格还常有优势,盟国犯不着放着便宜的不买非要帮美国消化库存。 就说 2018 年那回,美国拼命给盟国推大豆,结果呢?库存还是堆成山,最后只能看着豆子烂在仓库里。更关键的是,这些盟国的需求早就饱和了,日本每年大豆进口量就那么多,突然塞过去几倍的量,他们的加工厂、仓库根本容不下,总不能让人家为了帮美国专门扩建厂房吧? 其实最核心的还是中国市场没法替代。中国占了全球大豆进口量的 60%,是实打实的全球最大买家,而且这需求全是刚需。这些年中国养殖业越做越大,养猪、养鸡都得靠豆粕当饲料,缺了这东西养殖产业链都得停转。 虽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的比例从 2016 年的 40% 降到了 2024 年的 22.8%,但中国的总需求量摆在哪儿,就算比例降了,绝对值依然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 有个美国老农场主干这行 40 年了,早就看透了,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大豆就产能过剩,全靠中国市场救急,现在要是没了中国,真不知道日子咋过。这话可不是客套,美国大豆协会的经济学家都算过,中国需求占着美国大豆出口的大头,想找替代市场难如登天。 再说白了,美国大豆产业早就跟中国绑在一起了。农场主种豆子、粮商收豆子、船运公司运豆子,全指着中国订单活。2018 年贸易战那回,美国大豆价格跌了 9%,不少农民只能改种玉米,结果玉米又供过于求,价格也跟着跌,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就算有人想把豆子转卖给别人,密西西比河的运输都成问题,水位低的时候驳船只能装六成货,运费还涨了不少,运到欧洲、日本的成本比卖给中国高得多,根本不划算。 不是美国大豆非要卖给中国,是除了中国没人能吃下这么大的量,也没人能给这么稳定的需求。扩大内需是自欺欺人,卖给盟国是杯水车薪,只有中国市场能让那些金灿灿的豆子变成真金白银,这可不是虚张声势,是实打实的产业命门攥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