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印度这次丢脸可是丢大发了!在阿联酋迪拜的国际论坛上,印度学者纳伦达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当我说中国缺少朋友时,我的意思是中国一个朋友都没有”。纳伦达觉得他已经成功的把中国钉在了孤立无援的耻辱柱上。而高志凯教授云淡风轻补上“王炸”,直接降维打击! 高志凯没去辩解中国到底有多少朋友,而是直接谈到联合国安理会的规则,他说,如果印度态度不友好,中国有权用一票否决挡住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路。 印度这些年来一直想挤进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的位置,因为他们自认为人口、经济都够格,可以坐到那个全球最高的决策桌上。 为此,他们积极拉拢美国,加入各种组织联盟,还和日本、德国、巴西一起推动安理会改革,希望能靠集体压力让五常松口。 但他们也清楚,想要挤进这个位置,那必须要其他五个常任理事国全都同意,少一票都不行。 可偏偏这次在论坛上的挑衅,等于自己把路堵死了,中国在安理会的地位稳固,而且在关键议题上有足够影响力,不需要靠朋友的数量来证明自己。 印度的增速固然快,但要想真进入核心圈子,就必须处理好和中国的关系,否则那一票否决就是永远跨不过去的墙。 安理会的结构是二战后就定下来的,当年的大国为了确保全球局势稳定,把否决权写进联合国宪章,新成员想加入不仅得有实力,还得让现有成员放心不会破坏平衡。 这也是印度、日本、巴西等国家多年推动改革却始终停滞的原因,每个五常都有自己的顾虑,不会轻易让别人分走话语权。 在这场论坛上,高志凯的回应让大家离开了“谁的朋友多”的争论,直接聚焦到制度与权力的现实。 对于印度来说,这就是一次公开的提醒:要实现大目标,不能只靠经济增长和外交热闹,更得在关键关系上拿出实际行动。 印度如果继续在政治上与中国保持针锋相对,那么入常的愿望可能还会悬在半空。 而如果懂得在区域经济、国际合作等方面多找共同点,或许才能为自己打开那道紧闭的大门。 这次“丢脸事件”背后,其实是一次现实教育,在全球舞台上,嘴上的胜利很容易,但制度的门槛和权力的游戏才是决定性因素。 高志凯的一句话,就让印度明白了,这场局不是光靠气势就能翻盘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