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这个说法够犀利,却也戳中了台积电如今的尴尬处境——它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活成了夹在缝隙里的“双面人”。2025年一季度财报还喊着年收入增长25%的目标,可账本里藏着的隐忧比利润更刺眼。 美国市场占比飙到77%,看着风光,实则是被绑上了战车。为了站稳脚跟,台积电计划一年砸1000亿美元在美国建三座晶圆厂,可亚利桑那工厂刚量产就开始摊薄利润,未来五年每年毛利率都要被啃掉2-3个百分点。 更讽刺的是,想靠美国市场补缺口,却撞上了自己挖的坑。南京工厂原本靠设备豁免维持生产,2025年9月美国撤销授权后,每台设备都要逐案申请,效率骤降不说,库存压力直接堆到了家门口。 中国市场的流失更让它肉痛。2025年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从16%跌到9%,看似数字变动,背后是本土企业抢食的现实。中芯国际单季营收涨16.2%,恰是台积电让出的市场空白被填满。 AI业务撑起了59%的营收,成了遮羞布般的存在。可3nm、5nm产能再满载,也架不住其他业务的崩塌——手机业务收入环比跌22%,IoT业务跟着下滑,汽车芯片复苏还被推迟到2026年二季度。 当初选边站队时有多决绝,现在回头就有多艰难。美国的补贴没那么好拿,凤凰城工厂不仅拖期,还得额外花钱建水回收厂应对缺水;中国市场的信任丢了,再想回头,本土供应链早已站稳脚跟。 所谓的“名存实亡”,本质是失去了自主选择权。被政策推着往美国挪产能,被市场逼着放弃中国订单,这家曾经的行业龙头,如今更像个被动的棋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