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已经很明显!长子被港府“精准除名”后,李嘉诚再次痛失体面 97岁的李嘉诚,恐怕难以安枕。 据《彭博社》报道,其小儿子子李泽楷掌控的富卫集团,进入内地市场的关键谈判已陷入停滞。有分析指出,这与李嘉诚年初坚持出售港口引发的不满直接相关。 你们知道不,富卫集团为了进内地保险市场,前两年真的是卯足了劲,从平安、友邦挖了不少手握客户资源的老员工,连针对内地中高端人群的重疾险方案都改了三四版,就等着谈判落地能立马推产品。现在谈判一停,这些准备全白费,李泽楷前段时间出席活动时,眼底的红血丝都没藏住,看得出来是真急了。 毕竟内地保险市场的盘子多大啊,去年光是健康险保费就破了万亿,富卫要是能挤进来,不光能让李泽楷摆脱“靠父亲光环”的标签,还能给李氏集团添个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可偏偏卡在这,说穿了还是李嘉诚年初那步棋没走对。 年初他非要把香港葵青货柜码头的部分股权卖掉,买家还是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当时港媒就扒出这公司背后跟海外资本有关联。要知道葵青码头承担了香港近70%的集装箱吞吐量,港府正想通过整合码头资源加强本地物流韧性,他倒好,直接把核心资产往外转,这不是撞在枪口上吗? 更不用提长子李泽钜,之前还在港府的“航运发展咨询委员会”名单里,今年初名单更新时直接没了他的名字——港府的这类名单从来都是“有用才留”,能被精准除名,明摆着是对他们家族近期的操作不认可,这比任何口头警告都来得实在。 想当年李嘉诚多风光啊,在香港提到“李超人”,连街边卖鱼蛋的摊主都能跟你聊两句他的传奇。以前他去铜锣湾剪彩,媒体能从商场门口排到地铁口,现在呢?别说剪彩了,连小儿子想在内地拓展业务都受阻,这体面丢得是一点不剩。 97岁的人了,本该在家喝喝茶看看报纸,跟老朋友们打打桥牌享清福,结果现在还得天天听两个儿子汇报集团近况,晚上说不定还得熬夜琢磨怎么挽回局面。要是早知道卖个码头会引发这么多连锁反应,他当初说不定就不会那么坚持“套现优先”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