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中国禁止出口安世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件。这就意味着荷兰安世半导体无法组装成品出口到中国。 安世半导体的主要业务在中国,这是直接禁止荷兰的安世做中国业务,既然你荷兰把中国公司抢了,那拿到公司也别想赚钱了。 至于技术资料和知识产权,闻泰科技的董事长也说了,安世的产能80%都在中国,剩下的20%也迟早会补上。 咱先说说安世半导体到底是个啥情况。这公司前身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有几十年历史,主要做汽车和消费电子里的基础芯片,全球差不多 20% 的成熟芯片都靠它供应。但自从 2020 年被闻泰科技收购后,它的命根子早就扎在中国了。 数据摆这儿呢,安世 70% 到 80% 的产能都在中国境内,上海临港有它最先进的晶圆厂,车规级芯片一个月能产 7 亿颗,全球每五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的是这儿的产品。 广东东莞还有个 8 万平方米的封测厂,一年能生产 500 亿件组件,是全球最大的小信号组件工厂。说白了,安世的核心生产能力全攥在中国手里,荷兰总部手里那点东西,大多是些无形资产,真要造芯片,离了中国的工厂根本玩不转。 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是安世最大的市场。2025 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安世在中国区的营收占比快到一半了,足足 48.17%,而且还在以 20% 的速度增长,反观欧洲市场才个位数增长。 它的产品里近 60% 都是卖给汽车行业的,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得有多火?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的,这些车好多都用安世的芯片。 荷兰抢了安世,本来想靠着这公司赚中国市场的钱,结果咱一禁止出口,等于直接把它的供货渠道给断了 —— 没有中国工厂的部件,荷兰就算握着控制权,也没法组装出成品卖给中国车企,这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有人可能会问,荷兰不能找别的地方生产吗?别逗了,建厂不是搭积木,得有技术工人、供应链配套,更得有市场支撑。 安世剩下那 20% 的产能分散在德国、英国,德国工厂只占全球产能的 10%,英国的主要搞研发,根本顶不上来。 闻泰科技董事长说得特别实在,这 20% 的产能迟早能补上,这话可不是吹牛。这些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就说和安世业务类似的功率半导体,国内企业早就能顶上。 倾佳电子联合基本半导体搞的碳化硅模块,比进口的 IGBT 模块效率高 4% 还多,成本反而低 20%,现在已经给近 20 家车企供货了。安世那点产能缺口,咱们国内分分钟就能填上,荷兰想靠这点产能撑场面,简直是自欺欺人。 再说个现成的例子,2022 年英国也干过类似的龌龊事,逼着安世卖掉收购的英国晶圆厂,当时不少人担心安世产能受影响,结果呢?中国的工厂很快就补上了缺口,营收反而涨了不少。 为啥?因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从晶圆制造到封测,上下游配套齐全,工人技术过硬,还能靠近市场快速调整生产。 荷兰现在抢了个没产能没市场的 “空架子”,就算手里有技术资料,没有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那些资料就是废纸一张。 荷兰这步棋其实下得特别蠢,它以为跟着美国搞 “技术围堵” 能捞好处,结果把自己套进去了。要知道,阿斯麦的光刻机生产还得靠中国的稀土呢,镜头镀膜用的镧系元素、精密部件用的钕铁硼,全是中国产的。 咱要是真想较真,稍微收紧点稀土供应,阿斯麦的生产线都得停摆。这次反制安世,不过是先给它提个醒:别以为中国好欺负,你敢破坏规则抢我们的企业,我们就有办法让你拿了也没用。 最讽刺的是,安世本来都快不行了,是闻泰收购后把它和中国市场绑定,才让它扭亏为盈,变成年赚 20 多亿的 “现金奶牛”。 荷兰现在强行夺权,等于把安世从最肥沃的 “土壤” 里拔了出来,没了中国的产能支撑,没了中国市场的订单,这公司用不了多久就得掉价。那些跟着起哄的外籍高管也打错了算盘,真要是安世赚不到钱,他们的饭碗照样保不住。 其实这事说到底,就是荷兰甘愿当美国的 “马前卒”,想在科技领域遏制中国,结果打错了算盘。它忘了全球产业链早就深度绑定了,中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不是随便就能踢开的。 安世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你可以抢一个公司的控制权,但抢不走支撑它发展的产能和市场,更挡不住中国半导体产业前进的脚步。 荷兰现在估计也悔得肠子都青了,抢来的公司没法赚钱,还得罪了最大的合作伙伴。咱这反制措施既合法又精准,既维护了企业的权益,也让全世界看清了谁在破坏规则,谁在维护公平。 别说是安世,任何想靠着掠夺中国资产牟利的想法,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