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是等到今天才开始行动。如果当时原因就把美国逼到墙角,以特朗普的性格很有可能会选择更极端的手段来打破稀土的封锁。 当年美国石油禁运把日本逼得偷袭珍珠港就是前车之鉴,这种 “狗急跳墙” 的风险必须避开。 当时的美国确实还有点缓冲余地。虽说中国握着全球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和 99% 的重稀土加工能力,但美国唯一的稀土矿企 MP Materials 在 4 月刚宣布停止对华出口,还拉着沙特搞联合供应链,特朗普政府那会儿正觉得能靠盟友撑一阵子。 更关键的是,4 月美军的稀土战略储备还没见底,五角大楼当时的内部数据显示,镝、铽这些军工急需的重稀土库存还能撑 3 个月,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生产线那会儿还没喊缺料,特朗普手上还有 “虚张声势” 的资本,这时候要是直接封死出口,他大概率会动用《国防生产法》强推本土产能,甚至搞出更激进的贸易报复,反而让局势脱离掌控。 这几个月的时间,看似是拖,实则是等美国自己把 “后路” 堵死。MP Materials 吹嘘的得州磁体厂,原计划 5 月投产,结果到现在还在调试设备,就算能开工也只产轻稀土磁体,根本满足不了 F-35 每架 417 公斤重稀土的需求。 澳大利亚的 Lynas 矿因为环保问题产能砍了四成,缅甸的矿区又被武装冲突搅得出口暴跌 75%,所谓的 “替代供应链” 全成了纸上画饼。 等到 10 月再看,美军的重稀土储备只剩 42 天用量,洛马的 F-35 总装线直接停了工段,雷神公司每月少造 2000 套 GPS 制导炸弹,连侦查卫星的钕元素都断了供,美国 1000 多种武器系统陷入断供风险,这时候动手才叫 “打七寸”。 特朗普现在喊 “难以想象”,愤怒是真的,但敢动军事手段是假的,因为这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稀土这东西和石油不一样,不是抢到手就能用,中国手里攥着全球 90% 的串级萃取技术专利,美国试产的磁体性能连军工标准的 65% 都达不到,就算美军能控制矿场,没有提炼技术也是白搭。 更别说重建完整产业链得花 120 亿美元和 10 年时间,现在投钱连黄花菜都凉了。而且明年就是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自己也清楚,真要是掀桌子搞军事对抗,美股肯定得崩,稀土断供导致的通胀还会翻倍,选票根本保不住,这也是他刚放话要加 100% 关税,两天后又暗示取消的原因。 再说军事手段的成本高得离谱,美国现在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因为稀土短缺下降了 35%,真要动武,自己的武器库都填不满,怎么可能打赢一场围绕资源的战争。 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好歹还有石油刚需撑着,现在美国连稀土提纯的门都摸不着,动武除了把全球供应链彻底搅烂,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有。 中国这几个月里还悄悄加码了管制,不光限出口,连 23 类稀土加工设备和技术都禁了,等于彻底封死了美国 “抄作业” 的可能。 所以不是 4 月没能力动手,而是非要等美国把所有退路都试遍了,才亮出真家伙。这就像下围棋,先让对手几步,等他发现处处是死路,再收网也不迟。特朗普现在再愤怒也只能嘴硬,毕竟手里的牌早被看光了,军事手段是虚招,替代产能是画饼,除了喊几句狠话,根本没别的辙。 这种 “后发制人” 的节奏,既避开了极端风险,又精准打在了美国的软肋上,比一开始就硬碰硬高明多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