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可是后来却变成难民的天堂,“圣母治国”是怎么毁掉一个发达国家的? 这个国家就是瑞典。 瑞典曾经的它是全世界都羡慕的标杆,人均GDP早就超过5万美元,2018年就达到了54181.91美元,老百姓享受着免费教育、半免费医疗,失业了有高额补贴,养老金也足够体面,走到哪儿都不用担心安全,是公认的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可谁能想到,就因为2015年一个脑子发热的决定,这一切全毁了,那年叙利亚打仗引发难民潮,瑞典政府突然像被“道德绑架”了似的,拍着胸脯说要敞开国门接纳难民,一年就收了16万多份难民申请,要知道瑞典总共才不到1000万人,这相当于每60个人里就塞进来一个新难民,是整个欧盟人均接收最多的国家。 当时政客们在电视上说得冠冕堂皇,说这是“北欧模式的荣耀”,媒体也跟着吹,可他们压根没算过自家的家底能不能扛住。 最荒唐的是难民待遇,简直把“溺爱”当“慈善”,政府给难民发免费公租房,开专门的语言班,每月给的救济金比不少本地工人的工资还高。 有本地人算过账,自己辛辛苦苦上班交重税,到手的钱居然不如在家待着的难民多,这哪是帮人,分明是养懒人。 斯德哥尔摩安置一个叙利亚难民,光初始投入就差不多48万克朗,相当于30多万人民币,还不算后续没完没了的福利支出。 瑞典统计局的数据更扎心:移民家庭人均花的福利钱,是本土居民的2.3倍,可25到54岁的主力移民里,只有不到七成能找到工作,大部分人就是坐吃山空。 钱不够了就薅本地人羊毛,曾经让人骄傲的福利体系最先崩了,养老金一降再降,以前退休能体面养老,现在不少老人得节衣缩食;医院排队时间从原来的3个月拖到8个月,急病号也得等,本地人交着全世界最高的税,却享受到最差的服务。 哥德堡大学2024年的研究更直接:从2007年开始,花在难民身上的转移支付就占了GDP的1%,这钱全是从本土居民的福利里抠出来的。 更要命的是,难民里35%都是未成年人,高生育率让福利系统雪上加霜,就像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早晚要爆。 比没钱更可怕的是安全感没了,以前的瑞典夜里出门都不用怕,现在却成了“枪击案常客”,2017年一年就有320起枪击案,烧车案件超过1600起,年轻人争地盘都不用菜刀,直接拿手雷。 最让人揪心的是强奸案发率,瑞典居然排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南非。更离谱的是政府的操作,不仅不加大打击力度,反而搞起了“犯罪补习班”,教罪犯“别太暴力”,甚至禁止媒体披露犯罪嫌疑人的国籍和族裔,硬生生把治安问题变成“不能说的秘密”。 2017年斯德哥尔摩步行街的恐袭案就是警钟,嫌犯是个被拒绝庇护的乌兹别克斯坦非法难民,潜伏了三年没人管,最后开车撞死4个人、撞伤15个,这时候瑞典人才醒过来:所谓的“善意”,其实是给坏人开了绿灯。 到后来更夸张,瑞典一些移民聚集区成了“法外之地”,警察都不敢进,学校得装金属探测器,老师上课要戴报警器,这哪还是发达国家,简直像战区。 有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移民群体炫耀:“欧洲是殖民地,我们来接管”,这哪是融合,分明是要鸠占鹊巢。 老百姓终于忍不了了,2022年议会选举,以前被骂成“极端”的瑞典民主党一下成了第二大党,得票率冲到20.5%,就因为他们敢说“要收紧移民、驱逐犯罪移民”。 这届新政府赶紧改政策,提高庇护门槛,延长入籍时间,可早就晚了,60万难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自治区”,语言、文化、价值观跟本地人完全脱节,想融合比登天还难。 现在的瑞典,人均GDP看着还行,2023年还有55567美元,但这数字就是个空架子,福利崩了,治安乱了,社会分成两半,本地人恨政府糊涂,移民骂政府背叛,曾经的和谐社会彻底没了。 这哪是“善良”,分明是愚蠢,把国家当成了慈善机构,把政治正确当成了治国纲领,压根忘了国家的根本是保障本国老百姓的安全和福祉。 瑞典的教训太深刻了:人道主义从来不是没有边界的,善良得有锋芒,包容得讲规矩,一个国家要是为了装“道德模范”,连自己国民的日子都不管了,那不是高尚,是自毁。 以前的瑞典是标杆,现在成了反面教材,它用自己的坠落告诉全世界:“圣母情结”要是当了治国理念,就是国家的慢性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