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当上了“土豪”   近期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每年好几万中国人,不是去非洲旅

周律鸣法 2025-10-07 14:49:06

在非洲当上了“土豪”   近期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每年好几万中国人,不是去非洲旅游,而是拖着大包小包去那里长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人中有不少一去就不打算回来了。   他们在非洲盖房子、开超市、办农场,甚至把孩子也接过去读书。一位在坦桑尼亚市场卖辣椒酱的中国小伙笑着说:“回国?回去挤地铁还是还房贷?”   一位非洲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说了大实话:“中国人来这里,不是因为这里多富裕,而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在国内丢失的东西。”   在国内,很多人每天一睁眼就是房贷、车贷、孩子补习班,被生活压得喘不上气。一个在深圳工作了十年的程序员说:“我年薪四十万,但每天通勤三小时,加班到半夜是常态。 在非洲,我负责一个通信项目,工资涨了百分之五十,还能天天看到星空。”   非洲没那么发达,但正因如此,机会才多。这里缺技术、缺管理、缺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个在肯尼亚开物流公司的“85后”说:“在国内,你想做点什么,早就有人做过了。在这里,你可能是第一个做的人。”   在国内,月入两万可能刚够生活;在非洲,月入一万五能活得像个“小国王”。雇个保姆每月一千块,租个带院子的大房子不到三千。周末开车出去,草原、湖泊、野生动物都是免费的。   一位在安哥拉做建材生意的福建老板说:“我在国内应酬喝到胃出血,在这里下午五点下班陪孩子踢球。你说我图什么?图个人样。”   在非洲,中国人所掌握的各类技能都备受青睐。会修车、会种菜、会盖房子,都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专家。一个在赞比亚农业示范中心工作的技术员说:“当地农民跟着我学水稻种植,收成翻倍后,他们叫我‘老师’。这种成就感,比发奖金还踏实。”   非洲姑娘那句话点到了要害“在这里,中国人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而是能改变一片土地的人。”   非洲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还在增长,电商刚起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个接一个。有个“90后”在尼日利亚做手机配件,从国内发货,在当地组装,三年买了三套房。“同样的生意在国内早被大公司垄断了,这里还是一片蓝海。”   就连卖煎饼的河南大姐都在卢萨卡开了两家分店:“当地人可爱吃中国小吃了,我教他们做,他们学得可认真了。”   中国人扎堆去非洲,不只是为了赚钱,更像是一种“生活出逃”。当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有人选择咬牙硬扛,有人选择换个活法。   非洲不是天堂,这里也有停电、蚊虫、办事效率低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有人留下?一位在非洲待了八年的建筑项目经理说:“在这里,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我盖的医院真的在救人,我修的路真的让村子富起来。这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让我觉得活着特别带劲。”   参考信源:中非合作为双方人民带来实打实好处 彼此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环球网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stay

stay

3
2025-10-07 15:17

赶快去吧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