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张作霖让韩麟春拿着50万大洋去上海买军火,他却全输掉了,张作霖大怒:“再给他汇100万,50万买军火,50万翻本把钱赢回来!”[作揖] 韩麟春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技术人才精通军械制造,在奉系负责整个军工生产体系,张作霖选他去上海看中的就是他既懂行又可靠。 可韩麟春到上海后遇到了老相识,几个人聚在一起去了跑马厅,当时上海的跑马厅是远东最大的赌场,各路军阀、商人、投机客都在那里出入。 韩麟春本想小玩几把结果越陷越深,一夜之间把50万大洋全输光了。 他给张作霖发了电报请罪说自己办事不力愿意接受处分,奉系上下都认为这次韩麟春难逃一劫,毕竟丢失巨额公款在军中历来是重罪。 张作霖收到电报后没有立即发怒而是召集心腹商议,他仔细盘算了一番50万大洋固然重要,但放眼整个奉系,真正懂现代军工、能把兵工厂办起来的人才屈指可数。 当时东北的军工基础薄弱,大部分武器靠从外国采购价格高还受制于人,要想在北方站稳脚跟必须有自己的武器生产能力,而韩麟春恰恰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人物。 张作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再给韩麟春汇去100万大洋,让他用50万采购军火另外50万设法把之前输掉的钱赢回来。 这个决定传开后奉系内部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大帅疯了有人说这是在纵容下属。 韩麟春拿到这100万后明白,这是张作霖给他的最后机会,他重新进了赌场这次不再是漫无目的地下注,而是冷静观察、谨慎出手。 上海跑马厅的赌博虽然带有运气成分,但也讲究对赔率的判断和资金的管理,韩麟春本身就是理工科出身擅长数据分析,这次他把赌桌当成了战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时间。 最终韩麟春不仅赢回了之前输掉的50万,还额外赢得了近千万大洋,他立即停手把所有钱款全部用于军火采购,买回了大批德国和日本制造的武器装备。 回到东北后韩麟春把剩余款项如数上交,并向张作霖表示要全力建设兵工厂,用实际成果来回报信任,张作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放手去干。 1922年韩麟春正式接手东三省兵工厂的全面改造工程,他从德国引进了克虏伯公司的生产设备,聘请了外国工程师,还改良了原有的步枪制式,设计出后来被称为韩式步枪的新型武器。 到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已经能够年产步枪6万支、机枪1000挺、各类火炮150门,生产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 有了这个军工基础奉军的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以前打仗全靠外购武器,经常出现弹药不匹配、零件难维修的问题,现在武器自给率达到70%,不仅省下大笔开支作战效能也明显提高。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奉军装备了大量本地生产的武器弹药,这些装备在关键战役中发挥了作用,帮助奉军突破了直军的防线,最终占领北京确立了张作霖在北方的政治地位。 这场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奉军充足的武器供应,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1918年那个看似荒唐的决定。 张作霖当年的选择,表面上是在赌博实际上是在投资人才,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50万损失,而是韩麟春能给奉系带来的长期价值,一个掌握现代军工技术的专业人才,在那个年代比金钱更稀缺。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韩麟春,他从此对张作霖忠心耿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兵工厂建设中,这种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关系,比单纯用金钱或威胁维持的关系要牢固得多。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很多人因为一次失误就被处决,结果是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大胆做事。 张作霖却反其道而行,用实际行动告诉手下,我看重的是能力和忠诚,不会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这种用人方式让奉系聚集了一大批能人,除了韩麟春还有杨宇霆、张学良等人,他们各有专长形成了奉系的核心团队,正是这个团队支撑着张作霖从一个地方势力逐步发展成北方最强大的军事集团。 能力很重要但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样重要,韩麟春如果没有得到第二次机会,奉系可能要晚好几年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军工体系。 张作霖没有被规则束缚,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在他看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要看什么对团队长远发展最有利。 这个故事后来在奉系内部流传很广,成了张作霖用人风格的一个典型案例,很多人都知道跟着张作霖,只要有本事、够忠诚,就算犯了错也有翻身的机会。 【信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伐战争时期的奉张宁蒋议和》、《张作霖传》、网易新闻《韩麟春拿 50 万大洋买军火,却输光,张作霖大怒:再汇 100 万赢回来》】
1918年,张作霖让韩麟春拿着50万大洋去上海买军火,他却全输掉了,张作霖大怒:
优优谈过去
2025-10-07 10:48:24
0
阅读: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