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动等待 美国宣布10月14日起,凡是驶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运营船舶、中国建造船舶及非美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要额外收取费用。 美国海关的收费系统藏着精妙设计:中国船东运营的船按吨位收费,中国造的船按集装箱数量收费。 中国船东运营的船,他们按吨位收钱,一吨 50 美元,往后还得一年比一年高,到 2028 年要涨到 140 美元一吨;中国建造的船更狠,按集装箱数量和吨位比着收,哪个多就按哪个算,光一个集装箱就收 120 美元,要是吨位算出来更贵,就按吨位收,摆明了就是要往高了罚。 有人可能觉得数字不直观,咱算笔实在账,一艘能装 5000 个标箱的中国造货轮,按 120 美元一个集装箱算,单次靠港就得交 60 万美元,合人民币四百多万。 要是这船还是中国公司运营的,那按吨位算更吓人,一艘 7 万净吨的船单次就得交 350 万美元,到 2028 年更是要飙到 980 万美元,这哪是收费,简直是抢钱。 别以为这钱是船公司自己扛着就跟咱们没关系,最后全得摊到老百姓买的东西上。就说咱们出口美国的衣服、鞋子,一个集装箱大概能装两千件 T 恤,光这港口费摊下来,每件衣服就得贵三毛多。要是换成家电、家具这些大件,成本涨得更厉害。 有做跨境生意的老板算过,以前上海到洛杉矶一个大集装箱运费一千六百多美元,现在直接涨到两千二,涨了三成多,这钱最后还不是得消费者买单,美国老百姓买中国货要多花钱,咱们国内厂家的利润也被压得死死的。 最让人窝火的是那个叫 Pay.gov 的付款系统,美国硬是逼着所有船公司都用这个系统交钱,美其名曰 “便捷”,实则就是给每艘船装了个 “电子镣铐”。 船还没到港口,三天前就得在网上填清楚船名、航次、运营公司这些所有细节,系统自动算好钱,直接从账户里扣,一分都不能少。这笔钱要是没交或者交晚了,船根本不让靠港,连货都卸不了,只能在海上漂着,一天的损失就好几万。 更阴险的是,这个系统还会把付款信息和美国海关的船舶进出港系统绑在一起,船什么时候来、拉了多少货、交了多少钱,美国政府看得一清二楚,咱们的航运数据等于白给他们送上门,这后续还不知道要搞出什么新花样来针对咱们。 这政策一出来,最倒霉的就是咱们中国的船公司。就说中远海运吧,作为咱们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光是 2026 年可能就得给美国交 15 亿美元,这钱相当于公司全年净利润的七成多,要是再涨几年,真要被这费用拖垮了。 有些船公司没办法,只能想歪招躲费用,把中国造的船从美国航线调走,改跑南美、非洲,再从别处调日韩造的船过来替补。 还有的搞转运,先把货卸到墨西哥或者加拿大的港口,再用火车拉到美国,可这么一来,运输时间多了三四天,生鲜食品都放坏了,而且转运的装卸费、仓储费加起来,比直接交港口费还贵,真是得不偿失。 而美国口口声声说这政策是为了 “公平竞争”,纯属睁眼说瞎话。全球近四成的集装箱船都是中国造的,新船订单里咱们更是占了七成多,美国就是看中国造船业发展太快,眼红了,想借着收费把咱们的造船业打下去。 可他们没算明白,自己的农民和企业也得跟着遭殃。美国大豆协会都急了,说这费用要是一直收,明年对华出口大豆的成本每蒲式耳得涨六七毛钱,到时候中国肯定得买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美国农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且美国港口的运营效率也得受影响,船都等着交钱、等着转运,港口肯定得堵,最后还是美国自己的供应链掉链子。 当然,咱们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就在美国公布收费细则的前几天,咱们国务院特意修改了《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说了要是外国敢搞歧视性措施,咱们也能收他们的特别费,甚至不让他们的船进中国港口。 中远海运也在希腊、巴基斯坦这些 “一带一路” 的港口搞了新的中转通道,以后一部分货不用直接去美国,能分流不少压力这就说明,美国想靠这点手段掐住咱们的脖子根本不可能,他们越是打压,咱们越得抱团往前走。 美国这招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既没有国际规则支撑,也没有事实依据,纯粹是 “先射箭再画靶”。他们以为收点钱、装个监控系统就能把中国航运业按住,却忘了中国造船业、航运业是靠真本事拼出来的,不是吓大的。 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坑了中国企业,也害了美国老百姓。咱们等着瞧,这歪主意根本长不了!
菲律宾防长布劳纳对又中国提劲了中国还在过双节,到处红旗飘飘,喜气洋洋。10月
【30评论】【38点赞】
用户18xxx54
那波音飞机的停靠费也得算算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