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多骄傲,现在就有多失望”!9月26日,北京,一位父亲在网上吐槽,供女儿读书考上了211大学,原以为能光宗耀祖,未来改善家庭条件,可上了学后却开始躺平,还要考研,这些做法和决定,都让他感到相当失望。 9月26日,北京一位父亲在网络平台发帖,讲述了自己对女儿的失望,这位普通工薪阶层的父亲,辛苦供养女儿上了211重点大学,原本满怀期待女儿毕业后能够改善家庭条件,却发现女儿毕业后不愿接受月薪六千的工作,选择在家二战考研。 女儿的举动让这位父亲的失望溢于言表:曾经多骄傲,现在就有多失望,他回忆起女儿考上211时,自己走路都带风,与亲友聊天总能绕到女儿身上,那种自豪感深入骨髓,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从父亲的角度看,女儿上大学后判若两人,本该毕业就工作女儿却选择考研,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偷看女儿手机发现里面不是学习资料,而是逛街照片和娱乐内容,在他眼中这不是为未来奋斗,而是赤裸裸的逃避现实。 我供出来的大学生,不但不能反哺家庭,还要继续啃老,父亲的抱怨反映了许多中国传统家庭的心态,教育投资是为了未来回报。 但是门内的现实远比父亲想象的复杂,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数据,重点大学学生的抑郁风险比普通高校高出两倍,约有24%的学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女儿其实正经历着严重的心理压力,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考研竞争激烈成功率不足两成。 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数量达到47份,而收到面试邀请的比例仅为15%左右,这种残酷的就业环境下,女孩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女孩的生活状态也印证了她的精神困境,暴饮暴食导致体重增加,昼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剧烈,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而非单纯的懒惰。 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不仅是就业压力,还有家庭期望与现实落差的双重打击,当他们无法达成父母的期望时,内疚感和自我否定会导致心理防御机制启动,表现为回避行为。 这场父女冲突的背后,是中国社会快速变迁中的教育回报率下降问题,过去二十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数量激增,但就业市场并未同步扩张,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但是80后父母经历了教育改变命运的黄金时代,他们将这种经验投射到子女身上,却忽视了时代变化,现在的大学文凭不再是就业保障,而仅是基本门槛。 解决这对父女矛盾的关键在于沟通与理解,父亲需要放下将教育视为投资的思维,理解当下就业市场的残酷现实,女儿则需要坦诚面对自己的焦虑,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而不是用逃避来应对压力。 这类家庭需要进行开放式沟通,父母应当放下评判,真正倾听子女的困境,子女也需要理解父母的担忧来源于关爱而非控制。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也许家庭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培养成功者,而是成为每个人面对挫折时的避风港,比起光宗耀祖这四个字,子女能够健康、自主地生活,或许才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曾经多骄傲,现在就有多失望”!9月26日,北京,一位父亲在网上吐槽,供女儿读书
史太郎呀
2025-10-06 12:18: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