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表示,高市早苗即将上台,中国正严阵以待!10月5日,法媒刊文表示,高市早苗周

士气沉沉 2025-10-05 20:50:48

法媒表示,高市早苗即将上台,中国正严阵以待!10月5日,法媒刊文表示,高市早苗周六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若不出意外,将于本月15日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消息传出后,中国官方反应虽低调,却有严阵以待的气味。法媒表示,中国对其戒备,因为其被视为对华强硬的前首相安倍晋三的传人。 其一,高市早苗长年定期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其二,高市早苗曾明确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绝对不能以武力威胁或胁迫等方式片面改变现状,台湾是日本极重要的友人。法媒认为,中日关系或将因此面临严峻挑战,而中国对此戒备。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政权更迭,在许多观察家眼中,这更像是一场地区力量平衡的潜在预演。 高市早苗这个名字,在国际舞台上或许不如一些前任首相那样响亮,但在日本国内,她以其鲜明的风格和毫不掩饰的政治主张,早已成为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存在。 她被贴上“安倍传人”的标签,这个标签背后,不仅仅是政治理念的继承,更是一种行事风格的延续。她以直率、甚至有些强硬的民粹主义形象示人,总能精准地抓住一部分日本民众渴望国家“正常化”、摆脱战后束缚的心理。 这种政治姿态,让她在自民党内部拥有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但也让她在邻国眼中,成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 这种不确定性,首先就体现在她对历史的认知上。靖国神社,这个对中韩等亚洲国家而言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伤痛的地方,却是高市早苗定期参拜的“惯例”。 她的这一行为,绝非简单的个人信仰表达。每一次参拜,都在向外界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日本对那段侵略历史的反思,在她这里可能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种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就像一根扎在中日关系肌体里的刺,平时或许可以暂时忽略,但一旦触碰,必然会引发剧烈的疼痛反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会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因为一个无法正视历史的邻国,很难让人相信其未来的和平承诺。 而比历史问题更具现实冲击力的,是她关于台湾的言论。那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说得斩钉截铁。这句话的分量可不小,它直接点明了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考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过去,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多采取模糊策略,而高市早苗的表态,则是一种近乎摊牌式的清晰。她将台湾定义为“极重要的友人”,并强调不能以武力改变现状,这实际上是将台湾的安全与日本的国家利益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这种言论的背后,是日本近年来“积极和平主义”国防战略的延伸,也是美日同盟深化下的必然结果。对于始终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的北京而言,这种来自邻国的直接介入姿态,无疑是触碰了最敏感的红线。 面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强硬派上台,中国的反应被法媒形容为“低调却严阵以待”。这种“低调”,或许体现在官方发言人的措辞谨慎,没有立即掀起舆论的滔天巨浪。 但水面之下的“严阵以待”,则可能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这或许是军事层面在东海和台海周边的常态化巡航与演训,保持足够的威慑; 或许是外交层面与周边国家及欧洲大国的密集沟通,预警一个更右倾的日本可能带来的地区风险;又或许是经济层面,对中日之间紧密的供应链和贸易关系进行新一轮的韧性评估。 这种沉默的准备,往往比高声的抗议更具力量,它表明中国正在为各种可能性做着预案。 有意思的是,为何是法国媒体率先发出了如此明确的警告?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欧洲地缘战略视角的延伸。 随着“印太战略”成为全球热词,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远东的稳定与欧洲的繁荣息息相关。 他们不希望看到地区局势因一个激进领导人的出现而失控,那将打乱全球贸易和安全的既有格局。因此,法国媒体的论调,既是对中日关系走向的客观分析,也带有一丝来自欧洲的担忧和劝诫。 整个事件的脉络,似乎正将东亚推向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高市早苗若上台,她所代表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对华强硬路线,将与中国的国家意志和核心利益产生怎样的碰撞? 中日之间那根紧绷的弦,是会就此断裂,还是在拉扯中寻找到一种新的、尽管充满张力的平衡?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未来的走向,不仅取决于东京的决策,更取决于北京的反应,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如何互动。你觉得,这场即将上演的大戏,最终会走向何方?

0 阅读:316

评论列表

怀南客

怀南客

2
2025-10-05 21:40

没听说过,让这个妇人来碰碰我们

用户14xxx10

用户14xxx10

2
2025-10-06 04:54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动手。台岛是搬不走的。要有战略定力。只要台不宣布独立,那主动权就在我。看似是美日打太湾牌,然而就不能是我方以台湾为基点与美日博弈吗。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2
2025-10-05 21:40

动手吧,先下手为强。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