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事件在所有的学校里都有可能发生,别以为所谓的''贵族学校’'就能杜绝。 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受霸凌,这事儿如今经常被人谈起,而且很多情况也不是可以一带而过的,个别案例,那都能用得上,触目惊心四个字了。 一个小朋友在他小的时候受到过霸凌,这会给他一生造成伤害,当然这种情况也分时代,像我们小的时候大家普遍情感都比较大条,孩子在学校被别的同学打,都是常事儿,那会儿文革刚结束,说白了,大家普遍都比较野! 但现在不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孩子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之后,就会要求精神情感上有一定的舒适度。 而造成精神上不舒适的一大原因就是自己在集体里被排斥,被霸凌,这虽说是两个阶段的问题,但是无论初期还是后期,都很令孩子伤心! 很多人总觉得霸凌事件只出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上,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即便是在打着国际名号的私立学校里,霸凌依然存在。 我就知道有个初二小女生,有一段时间天天哭哭啼啼,为什么?班里三四个女生针对她,一次把她放在更衣箱里的衣服,不知怎的就给拿走了,扔到了外面垃圾箱里,造成她根本没法出去上下一节课。小女孩无助的一个人躲在更衣室里哭,而其他的女生呢,都被女老大带走了! 最后还是老师出面给这个女孩子借了1套衣服,而谁把她的衣服拿走的这件事儿还是个悬案,毕竟你不能在更衣室里安监控吧。唉,这些个学生可聪明了,知道哪有监控哪是死角,就连我小侄子二猴子都能把他们学校的监控系统背的滚瓜乱熟,在摸好了地形之后才部署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其实在群体里有霸凌这事儿,你没法杜绝,如果想把这事儿杜绝了,那就说明你不是成年思维,咱只能说霸凌,别发生在咱们孩子身上,那如何防治呢?其实就一点精髓,那就是让孩子有亲密监护人! 所谓亲密监护人,有两个含义。 第一得是精神上的亲密。孩子有啥事儿跟这人说起话来不隔心,张嘴就来,不用琢磨,不用踌躇。你别瞧。有的家长离得很近,但是孩子不见得能跟他说知心话,我就知道有个小男孩在学校被欺负,但是不敢跟他爸说,因为他爸还老刺对他呢,大事小事天天把他骂个860遍,所以他宁可自己咬牙忍着,也不想再去挨那861遍骂。 在这插一句。有的家长嘴碎。孩子吃个饭,系个鞋带,穿件衣服先伸左腿再伸右腿,这事儿他也能刺对个半天。弄的孩子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因为一点点小事,总批评孩子,这样会把父子,母子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等孩子遇见事了,他也不敢跟你说,怕你再对他进行二次伤害,这样的父母当的就不合格了。 我弟弟上初中的时候是个和一般孩子格格不入的娃,雪白的球鞋特别干净,这小男生自己带2块手绢,一块当抹布,桌子凳子随时擦。一块是用来擦汗的。所以这种精致小男生就被一帮小子叫为娘娘腔,二乙子。一回在操场上打篮球,不知怎么的起了口角,有几个小子跑过来,连推带搡的把他给摁在操场上踹了两脚。 结果您猜怎么着? 72秒之后。这小家伙就跑到电话亭那给我打电话:姐!有人欺负我啦! 赶上他姐也虎。都没用72分钟驱车立马赶到学校,还找老师谈?谈个六啊,我自己直接动手。哦,不!动脚! 我立马就跑去把欺负他的同学给揍了! 当然,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大家别笑话我,那会儿我也年轻,二十刚出头,哪会管教孩子,我爹要活着,他绝对不会这么解决。 我就是说这个事儿,起码跟旁边我弟这小子是呵呵乐了,心理上一点阴影没有了。亮堂了! 所以你得让孩子有那种72秒内跑去找家长的勇气,至于把家长找来怎么解决,是和老师交涉还是和涉事同学谈,那是大人的事,大人的决断怎么着也比小朋友高明,而且这小朋友也安全感满满,呵呵。我后面有人撑着! 但那个在国际校被人家针对了的小女生呢,没这个条件。呜呜的哭着她只能回来向她男友求助,于是男友决定给她大办生日派对,借以撑腰。 现在想想这帮初中小嘎巴豆子也真是成人化,那脑子里想的都是个啥呀,自己的男朋友长得帅特别牛,这也能管事! 对了,这小朋友为啥不和父母说呢?这就涉及到我说的第二个问题了,有的人没有亲密监护人,是因为这监护人离着山高水远,不在孩子身边。小姑娘的妈妈远在新加坡,而且又另组家庭,所以小姑娘有什么事也只能自己消化自己解决。 好多小留学生面对的就是这种苦恼,中学的时候往往是人生颠簸之时,而这种磕磕绊绊,蹒跚前行的路上,如果找不到家长,你指望着监护家庭给你出头,呵呵。 所以很多妈妈就只能暂停婚姻,漂洋过海去陪读,之所以说暂停婚姻,是因为妈妈也知道,40多岁的男人,你把他一个人扔在国内,自己一走就是三年五载,你能指望他清净。 我就知道不止一位富豪蹿掇着,让自己儿子去国外读书,目的就是让老婆陪读,然后打出时间差给这边的狐狸,让她也诞下后代。嗨,这都是复杂的家庭政治,咱就不说了! 时代的沙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记板砖,成长也是这样,真正能够让孩子一展笑容的,永远是那对理解且愿意尊重包容自己的父母,这和钱不钱的没得关系。
霸凌事件在所有的学校里都有可能发生,别以为所谓的''贵族学校’'就能杜绝。 留守
麦芽糖纸
2025-10-05 11:49: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