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小说《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

彼岸花开无声 2025-10-04 20:37:30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小说《白鹿原》开篇的第一句话,死了6个老婆还“引以为豪壮“,难免让人唏嘘不已!为什么白嘉轩的六个妻子会相继去世?为什么第七位妻子最终活了下来?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白嘉轩是个堂堂正正的族长,他正直、仁义,带领白鹿原的百姓历经战乱、饥荒、瘟疫,是那个时代乡民眼中的“好人”。然而,在婚姻这件事上,他却成了命运的“收割者”——六位妻子相继去世,成为他一生最无法解释、最难以承受的经历。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他16岁那年迎娶的,懵懵懂懂,不懂洞房事宜,稚气未脱。然而新婚不过一年,妻子便因难产去世。 紧接着,第二位妻子因痨病离世,时间同样不足一年。第三位妻子身材丰腴,却在短短时日内变得干瘦如柴,死因成谜。第四任妻子话不多,性格沉静,却死得最为惨烈——全身扭曲,死于一种名为羊毛疔的疾病。 接二连三的“克妻”,让白嘉轩的名声一落千丈,乡人议论纷纷,传言他“命硬克妻”,甚至有人私下称他为“女人的灾星”。一边是生理与心理上的恐惧,一边是族人“传宗接代”的压力。 父亲白秉德不顾流言,坚持要他再娶:“再卖一匹骡子,也能换一个老婆回来。” 第五任妻子的到来,纯粹是金钱交易的产物。女孩的父亲不顾她的安危,只看重彩礼和骡子。这位新娘本就惊恐不安,婚后没多久,在河边洗衣服时溺水身亡。五次红事、五次白事,白嘉轩几近崩溃,决意不再续弦。然而,母亲却冷冷丢下这样一句话:“女人像窗户纸,破了换新的,死几个也值,只要能给咱家留个种。”这话像刀子一样,刺穿了所有对人性的幻想,也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轻蔑到了极点。 迫于母亲的逼迫,第六任妻子又走进了白家。这位女子虽美,却心有抗拒,后来在“某种药理作用”下,与白嘉轩“情投意合”。但好景不长,她常常梦到前妻们前来索命,精神状态崩溃,在恐惧中流产,最终病逝。 一连串的死亡,让白嘉轩痛苦万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命,怀疑天意,甚至怀疑世道。但母亲依旧不死心,鼓动他再娶第七任妻子仙草。 白嘉轩起初拒绝,直到得知仙草原本就是他早年订下的未婚妻,只是因缘错过。他终于点头,却不敢再抱有希望。新婚夜,白嘉轩试图亲近仙草,却被她腰间六个小棒槌吓住——那是她娘叫她戴着的“打鬼神器”。 仙草笑着说:“我娘说这是用来打你那些死老婆魂的。” 白嘉轩像被泼了冷水,一夜未动。也是从这夜起,“克妻”的传言不攻自破,白嘉轩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仙草不仅与他相敬如宾,还为他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延续了白家的香火。 这一连串令人心惊的“七娶六丧”,是《白鹿原》最具冲击力的情节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一个男人身上的矛盾——外表光明磊落,内心却始终背负着一种对“命运的恐惧”;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婚姻成了工具,生死成了交易。 从白嘉轩的六位亡妻,到田小娥、冷秋月、白灵等角色,《白鹿原》始终贯穿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女性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甚至没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她们的生命,被家族的荣耀、父母的利益、丈夫的命运轻易抛弃。 不仅如此,《白鹿原》作为陈忠实耗时六年创作的史诗级巨作,其背后更隐藏着一段“被删除的历史”。 当年,为了让作品参评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不得不删掉了与田小娥相关的五万多字内容,只因为评委会认为描写“太过露骨”。而正是这些章节,承载着最真实的情感、最尖锐的冲突和最深刻的人性观察。 陈忠实曾说:“最真实的情感,就在那些被删除的文字里。”这句话道尽他内心的遗憾,也反映了现实与审查之间的无奈。 一位编辑回忆说:“《白鹿原》当年几乎和《废都》一样,被列为禁书,差点被封。” 所幸,陈忠实留存了原稿。随着时代发展,未删节版《白鹿原》终于得以出版,还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讲的不仅是白家与鹿家的纷争,不只是一个族长七娶六丧的传奇,更是中国百年乡土社会的缩影,是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它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充满悲欢离合的真实人生。它也让我们意识到,今日之自由、平等、选择权利,是多么珍贵而来之不易。 读《白鹿原》,不只是读一部小说,更是读一段民族记忆,一部时代档案,一面人性的镜子。 如今,这本几乎被禁的文学经典,仅需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能把你带入那个时代,让你重新思考人、命运与社会之间最深刻的关系。 是悲凉,也是觉醒。是史诗,更是警钟。 同名电视剧原著小说《白鹿原》未删减 陈忠实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

0 阅读:4
彼岸花开无声

彼岸花开无声

彼岸花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