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9月28日报道,北京一90后女律师,为了贪小便宜,竟然利用自主结账设备

韫晓生 2025-10-03 15:49:12

[中国赞]9月28日报道,北京一90后女律师,为了贪小便宜,竟然利用自主结账设备,以不结账、少结账的方式,先后30余次盗窃超市盒饭、蛋糕等商品,共价值1800余元,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她被抓后送上了法庭,法院判了!   (信源:红星新闻——90后女律师偷30多次蛋糕、盒饭,被判拘役5个月,吊销律师证)   北京一名 90 后女律师,本该用法律知识守护正义,却为贪小便宜剑走偏锋 ——30 余次利用超市自助结账机,故意不扫码或少扫码,偷走盒饭、蛋糕等商品,总价值仅 1800 余元。   最终不仅被判刑罚款,更被吊销律师执业证,彻底断送了法律职业前途。这场 “捡芝麻丢西瓜” 的闹剧,让无数网友直呼 “知法犯法,代价惨痛”。   刘某是北京一家律所的执业律师,每天埋首于法律条文,帮客户分析案情、规避法律风险,对违法犯罪的后果比谁都清楚。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在法庭上侃侃而谈的法律从业者,会把 “小聪明” 用在超市的自助结账机前。   她摸清了自助结账区监管相对宽松的特点,每次购物时都专挑这个区域排队。有时手里拎着四五件商品,扫码时只扫两三件,剩下的藏在购物袋底部直接拎走;有时遇到盒装盒饭、小份蛋糕这类易隐藏的商品,干脆不扫码就塞进包里。   从第一次作案时的紧张忐忑,到后来的轻车熟路,她先后偷了 30 多次,涉案金额却只有 1800 余元 —— 平均每次偷的东西,不过五六十元。   一开始,刘某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手法高明”,超市未必能发现。但她没意识到,自助结账区虽无人工紧盯,却布满监控。超市工作人员核对销售数据时,就发现了异常,部分时段商品损耗率偏高。追查监控录像,刘某作案小动作被清晰记录,身份很快被锁定。   被警方传唤时,刘某的侥幸心理瞬间崩塌。她深知自己律师身份会使 “小偷小摸” 后果更严重。为争取从轻处理,她立即联系超市,全额赔偿 1800 余元损失,反复道歉求谅解书,还主动交代作案细节,试图以 “积极配合” 换取转机。   法律底线不容触碰。法院审理认为,刘某虽涉案金额不高,但先后作案30余次,构成“多次盗窃”,主观有明确盗窃故意,并非“失误漏结”。最终,她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3000元罚金。   更严重的是,依据《律师法》,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须吊销执业证书,这意味着刘某无法再以律师身份执业,从事公司法务、法律咨询等相关工作也会因犯罪记录被拒。   事件曝光后,网友讨论热烈。有人痛斥她“糊涂”,称北京律师半个月工资不止 1800 元,为这点钱毁前途是捡芝麻丢西瓜;也有人指出问题核心,认为她天天帮人讲法律却知法犯法,是贪小便宜且漠视职业操守。   事实上,类似 “高知群体因小失大” 的案例并不少见。有大学教师因多次偷拿超市洗发水被抓,最终影响职称评定;有企业高管为了 “省点钱”,用伪造的发票报销,被公司开除后行业内无法立足。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当事人都拥有体面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却因无法抵御 “小便宜” 的诱惑,在违法边缘试探,最终付出远超 “所得” 的代价。   对刘某而言,这场风波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成为一名执业律师,需要通过难度极高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要经历至少一年的实习考核,背后是无数个熬夜刷题、研究案例的日夜。   她本该在法律领域稳步发展,却因 30 余次 “小偷小摸”,让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更可悲的是,这份犯罪记录会伴随她的档案一生,无论未来转行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成为难以抹去的 “污点”。   如今,刘某的缓刑期还在继续,3000 元罚金对她而言或许不算沉重,但被吊销执照的后果,却会让她一辈子都活在 “后悔” 里。   这场因 “贪小便宜” 引发的悲剧,也给所有职场人敲响警钟:职业的光环从来不是 “违法的保护伞”,反而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与约束。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守住法律底线和职业操守,才是长久立足的根本。

0 阅读:4

评论列表

maliho2005

maliho2005

2
2025-10-03 17:57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