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以为中国不敢翻脸,他们知道中国需要巴基斯坦,更需要利益,那就是瓜达尔港和直通高速路,量定我们只有支持,而他们两边得利,开始玩平衡术了,中国不能把巴基斯坦打造太强大,不然后果严重,最好就是保持平衡。 这种说法可真是把中巴关系看浅了,甚至有点离谱!先不说“不敢翻脸”这种话压根站不住脚,单说“只有利益”“玩平衡术”的判断,就完全没摸透这对“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的根基——哪是什么单方面的算计,分明是两国在半个多世纪里,靠真金白银和危难相助堆出来的信任。 就说瓜达尔港,很多人只盯着“中国需要能源通道”,却忘了巴基斯坦为这个港口等了多少年。上世纪60年代就规划了,可没钱没技术,烂在海边几十年。中国2013年接手时,不仅砸了3.4亿美元建港口,还修了从港口到巴基斯坦腹地的公路、铁路,甚至帮着建了配套的发电厂。现在瓜达尔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从2016年的几千箱涨到2023年的100多万箱,当地渔民以前得把鱼运到几百公里外的卡拉奇卖,现在港口直接有冷链仓库,鱼价涨了三成,多少家庭靠这个多赚了钱?这哪是中国“需要”,明明是巴基斯坦先递了橄榄枝,中国接住了,一起把“死港”变成了“活钱袋”。 再说说“两边得利玩平衡”,这话可冤枉人了。巴基斯坦这些年在国际上对中国的支持,从来没含糊过。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里,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巴基斯坦几乎每次都站在中国这边;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巴基斯坦把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防护服都捐给了中国,自己医护人员都不够用;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建电站、修公路,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巡逻队保护工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项目”。这种掏心窝子的支持,能叫“平衡术”? 至于“不能把巴基斯坦打造太强大”,更是没搞懂周边外交的逻辑。中国周边的国家,邻居过得好,我们才能睡得香。巴基斯坦要是弱,恐怖主义、边境动荡这些问题只会更突出,反而会拖累中国的西部安全。这些年中国帮巴基斯坦建核电站、修电网,不是为了“控制”,而是帮它摆脱缺电的困境——以前巴基斯坦每天停电8小时,工厂开不了工,农民灌溉都难,现在中国建的卡拉奇核电站,每年能发180亿度电,够巴基斯坦300万户家庭用,工厂能24小时生产了,老百姓收入涨了,这不就是“共同发展”? 再说个细节,2022年巴基斯坦发大洪水,中国不仅捐了15亿元物资,还派了救援队过去。有个叫穆罕默德的巴基斯坦老农,家里的房子被冲毁了,中国救援队帮他搭了临时帐篷,还送了米面油。他拉着中国队员的手说:“1976年唐山地震,我们巴基斯坦捐了全国一半的帐篷;现在我们难了,你们又来了。”这种跨越半个世纪的相互奔赴,能是“利益交换”说得通的? 其实外界总爱用“现实主义”那套算计中巴关系,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短期看利益,长期看人心。中国从来没把巴基斯坦当“棋子”,巴基斯坦也没把中国当“靠山”,而是两个都经历过国际风浪的国家,选择了彼此当“兄弟”。 那些说“玩平衡术”的人,大概没见过巴基斯坦街头随处可见的“巴中友谊万岁”标语,没听过巴基斯坦孩子唱中文的《茉莉花》,更不知道中国援建的学校里,孩子们课本上写着“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这些东西,可不是“利益”两个字能装下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同意出口40架五代机,巴基斯坦终于得偿所愿,南亚军事态势即将大变,莫迪这下又
【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