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毙命!打了三年,俄军终于找到了乌克兰真正的七寸!当那座70年代的苏联变电站被

文史资鉴堂 2025-10-03 14:03:08

一招毙命!打了三年,俄军终于找到了乌克兰真正的七寸!当那座70年代的苏联变电站被炸成废铁时,顿巴斯前线20万乌军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就像有人说的,那座 70 年代遗留的苏联老变电站一炸成废铁,顿巴斯前线 20 万乌军的日子基本就到头了。这记打法真是又狠又聪明,跟之前比简直像换了拨人指挥。   之前俄军是真犯傻,一门心思跟乌军死磕阵地,今天炸段铁轨,明天轰座桥梁,忙得脚不沾地,最后发现全是白费劲。你猜怎么着?铁轨炸了,乌军工兵带着焊机俩小时就能接好。   桥梁断了,工兵连连夜搭个浮桥,北约援助的炮弹、无人机照样像输液似的往顿巴斯送,一点没耽误。那会儿俄军好像没搞明白,交通线是毛细血管,炸了能补,可支撑这些血管运转的心脏其实是电力系统。   直到后来俄军才算回过味来,光炸表面的交通线没用,得掐断背后的能源供给。   乌克兰这国家的电力结构本来就脆,55% 靠核电,30% 靠火电,顿巴斯前线的补给和军工生产,全指着顿巴斯本地的煤矿和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电撑着。   泽连斯基自己都喊过:没有电力,无人机和炮弹都是废铁,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今年 3 月 7 号那次空袭算是个转折点,俄军一波导弹下去,直接干瘫了乌克兰超 2/3 的发电能力。   到了 8 月更狠,苏梅那座主要变电站被无人机炸得稀巴烂,整个苏梅市大半区域断电,连工业用电都停了;顿涅茨克那边更惨,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的三座热电厂全被砸中,设备毁得没法修。   俄军这回学精了,不用再跟之前似的瞎炸,专门用匕首导弹和无人机精准打击,专挑变电站、火电厂这些硬骨头下手 —— 这些设施可比铁轨难修多了,铁轨焊焊就行,变压器、高压线路得从欧盟运零件,光等零件就得一两个月。   这电力一断,顿巴斯前线的乌军立马慌了神。北约送过来的无人机,拆开箱子才发现没法充电,堆在仓库里落灰;炮弹要靠电动起重机装上车,没电了只能靠人搬,一天也运不了几车。   之前那种 “弹药像流水一样送上来” 的好日子彻底没了。更要命的是通讯,雷达站没电启动不了,士兵的对讲机时断时续,有时候俄军都快摸到阵地了才发现。   有乌军士兵在社交平台上抱怨,晚上取暖全靠烧木头,医疗设备没法用,伤员只能硬扛,跟后方联系全靠运气。泽连斯基急得天天喊着要 爱国者防空系统,说最少得 7 套才够,可北约的援助迟迟不到位。   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更头疼,发电量连居民需求都满足不了,缺口高达 30%,只能从罗马尼亚进口电力,还得给工商业限电,哪有富余的电给前线?   顿巴斯燃料和能源公司的人说,再这么炸下去,冬天士兵日均用电都超不过 4 小时,更别提用武器了。俄军这招算是掐准了七寸:你乌军能修铁轨、搭浮桥,可没了电,再好的物资也成了废铁。   俄军事专家也说了,就是要趁乌军的 F-16 还没到位,先把电力系统砸烂,让他们没法生产武器,也没法用西方援助的装备。   现在顿巴斯前线的乌军已经陷入 “黑暗循环”,电力设施炸了修、修了又炸,北约的援助物资堆在边境运不上去,运上去了也用不了。   这打法比之前拼阵地聪明太多。不跟你耗人命,直接掐断后勤的根子,这比炸十座桥梁都管用。打了三年总算找对了路子,这一下算是把 20 万乌军的命运攥在了手里。   毕竟再能打的部队,没了电也没法扛,泽连斯基就算喊破嗓子要援助,没电照样白搭。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