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才女,38岁依旧单身,深度恐婚、恨透了男人,却突然嫁给了一个大自己30岁

运赛过去 2025-10-02 23:46:34

她是民国才女,38岁依旧单身,深度恐婚、恨透了男人,却突然嫁给了一个大自己30岁的老头,这是为何? 说起民国时期的女性故事,总有那么几个让人感慨的。毛彦文就是其中一个,她出生在1898年12月13日的浙江江山,那是个酱园老板的家庭,家里五个丫头,她最小。家里条件还行,父亲毛华东挺开明,让她从小接触新式教育。七岁进家塾,辛亥革命后转到本地西河女校,那学校是她表哥朱君毅和同学1912年办的,专为女孩子设计的。毛彦文在那儿学得不错,1913年直接保送杭州女子师范,次年又转到浙江吴兴湖郡女校。1916年毕业,她考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专攻教育。1922年时,她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读大二,那时候她已经二十出头,接触了不少新思想。 留学是她人生转折。1929年,她拿奖学金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读教育行政和社会学,两年后硕士毕业。回国路上她在欧洲转了转,1931年夏天到上海,直接在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当教育系教授。她的课讲得实诚,强调社会改革,还参加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女性教育权益。胡适是她的朋友圈子,但她自己低调,专心教学。这样的履历,在当时绝对是才女级别,三十多岁就站稳脚跟。 可她的感情路,磕磕绊绊得让人心疼。从小家里丫头多,她三岁寄养外婆家,那儿表兄弟姐妹一大堆,只有比她大四岁的朱君毅对她好,护着她,给她讲故事,带她玩。朱君毅十九岁在北京清华学堂,回来后办西河女校,毛彦文在那上学,受他影响深,学了不少新知识。他还跟她说,女孩不能稀里糊涂嫁人,得自己选。这话不是白说的,因为九岁时,父亲给她定了门亲事,对方是朋友儿子方国栋,典型的包办婚姻。 1914年,十六岁的毛彦文从西河女校毕业,方家想赶紧娶人,她死活不干。心里头早把朱君毅当回事儿了。母亲心疼闺女,迎亲那天塞给她二十四块银元,从后门溜了。朱君毅帮着接应,这事儿闹大,毛家赔一千银元,方家收走所有嫁妆。毛彦文写了三十页长信给北京的朱君毅,讲整个过程,信一寄,江山和浙江都传开了。街头茶馆议论纷纷,说她家教不严,跟表哥有私情,她压力山大,但咬牙挺过来了。 两年后,朱君毅回信要订婚,还写了“须水郎山,亘古不变”的誓言。双方长辈见证,他们订了。朱君毅去美国留学,相约回来结婚。可信越来越少,1922年夏天,他回国在东南大学教书,长辈催婚,她等到的是分手信。朱君毅在美国移情别恋,娶了个年轻姑娘,不顾反对就结了。毛彦文心碎,但没纠缠,把劲头全扔到学习上。这段青梅竹马的感情,就这么黄了,她从此对男人有阴影。 更麻烦的是,吴宓。吴宓是东南大学教授,早年看过毛彦文写给朱君毅的信,就动心了。分手后,他开始追,送花、写信、约散步,毛彦文一律拒绝。吴宓不死心,1926年休了老婆陈心一和三个女儿,公开表白。毛彦文没答应,她不想破坏别人家庭。吴宓还追到欧洲,写了上百封信,父母都动摇了,可她留学美国才躲开。吴宓后来后悔离婚,说那是人生最大错误,晚年愧疚陈心一。毛彦文呢?这段纠缠让她更厌男人,觉得感情就是麻烦。三十八岁了,还单身,朋友圈都替她着急。 话说回来,她为什么突然嫁给熊希龄?熊希龄是民国开国总理,湖南人,1870年生,比她大28岁。1934年,金陵大学同学熊芷(熊希龄女儿)邀她去北京散心。熊芷怀着孕,拉她手说欢迎进家门,原来是替爸提亲。毛彦文愣了,摇头说辈分不对。熊芷跪下求,她没马上答应。熊希龄亲自上门,拄拐进客厅,直说看中她能力,香山慈幼院需要她接手教育事宜。慈幼院是熊希龄1920年办的慈善机构,收孤儿,从婴儿到大学全包,他捐了全部家产27.5万大洋和6.2万两白银。毛彦文懂了,这婚不是儿女情长,是事业托付。她提条件,先割须弃拐,熊希龄次日就办了。 1935年2月9日,他们在上海慕尔堂办婚礼,轰动一时。她三十七岁,他六十六岁。婚后她辞教职,帮熊希龄管慈幼院,巡视宿舍、定课程、教社会学。熊希龄身体差,1937年12月在青岛病逝,两人只相处两年。她守节,没再婚,接任院长。战事起,她护送孤儿南迁,雨夜推车过泥路,安抚孩子。慈幼院建了11个小家庭,推行“三合一”教育,培养5000多学生。 1949年后,她继续干慈善,1962年去台湾,在实践家政专科学校教书,还去美国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做研究员。晚年写回忆录,记录教育心得。1999年11月10日,她在台湾病逝,享年101岁。身后,慈幼院学生海内外分布,谁都忘不了她和熊希龄的贡献。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