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
DeepSeek吭哧吭哧搞了个大模型出来,结果全网最嗨的,不是它那个牛逼的新技术,而是一门压根没在论文里提的编程语言。
就好像你精心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客人对你家自制的泡菜坛子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坛“泡菜”,叫TileLang,是北大一帮博士生捣鼓出来的。
简单说,就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一套写GPU程序的家伙事儿。以前这地盘,几乎就是英伟达CUDA的天下,它说一,没人敢说二,想用我的卡,就得听我的话。
现在,有人站出来说,我能行。
而且不是空口白话。别家写500多行代码才能搞定的核心算法,用它,80行。性能还比原版快了30%。
你品品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原来你得请个交响乐团,现在一个人弹着吉他就把活儿干了,效果还更好。优雅,太优雅了。
但最让我感动的还不是技术本身。
是这背后那股劲儿。
你想想,北大这帮年轻人,默默地搞出一个挑战行业巨头的东西。然后是DeepSeek,一个商业公司,真就敢在自己最新的、最重要的产品上用这门“新秀”语言。
这份“我信你”的魄力,千金不换。
然后你再看华为,Day0适配。啥叫Day0?就是发布当天就跟上,连夜绣红旗的那种。这叫什么?这叫英雄惜英雄,是真正的“自己人拉自己人一把”。
大家天天喊着要自己的生态,要摆脱“卡脖子”。
什么是生态?
生态不是喊出来的。是DeepSeek这样的公司敢第一个吃螃蟹,是北大这样的高校敢于十年磨一剑,是华为这样的老大哥愿意俯下身子扶一把。
就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在具体的地方,做具体的事。
互相看见,互相成就。
这比发一百个模型,都让人觉得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