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比核弹还厉害的女人,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不该被遗忘的科巨匠! 何泽慧,“中国的居里夫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她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夫人与科研伴侣,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之母”。 这个称谓背后,是一位科学家用严谨实验和非凡毅力,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刻下的不朽印记。 1914年,何泽慧出生于苏州一个开明世家。1936年,她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成为该系首位女毕业生。当同班男生大多获得出国深造机会时,她因性别被拒之门外。 这一经历并未阻挡她的脚步,反而激发了她更强烈的求知欲。她凭借庚子赔款奖学金远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成为该校物理系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在二战的炮火中,她选择进入当时最前沿的核物理研究领域,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博特,专攻弹道学及爆炸物理。这段经历为她日后在核物理领域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0年,何泽慧获得博士学位后,面临德国日益严峻的战争环境。她辗转来到法国巴黎,进入居里夫妇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领导的实验室。 在这里,她与同样在海外求学的钱三强重逢,两人从清华同窗发展为科研伴侣。 1946年,他们共同在《物理评论》上发表重要论文,首次通过实验观察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颠覆了当时核物理界对原子核裂变机制的传统认知,引发国际学界广泛关注。 何泽慧设计的实验装置和敏锐的观察力,在突破性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核能利用和核武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也让何泽慧成为国际核物理学界瞩目的新星。 1948年,何泽慧与钱三强带着满腔热忱和先进技术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他们放弃国外优渥条件,选择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从零开始建设中国的核物理研究体系。 何泽慧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核物理实验设备——静电加速器。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她负责核武器研制中的关键中子物理实验,为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实验数据支持。 她设计的实验方案精确测量了核反应中的中子通量,解决了核武器设计中的核心难题。她的工作始终在幕后进行,却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环节。 何泽慧的科研生涯贯穿了中国核物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科研组织者。 她亲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核物理研究人才,建立了完整的核物理实验方法体系。即使在特殊历史时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她依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用算盘和手摇计算机完成了大量复杂计算。 80岁高龄时,她仍坚持每天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班,指导年轻科研人员。她常说:“科学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影响了几代中国科学家。 何泽慧的一生,是中国核物理事业发展的缩影。她以女性身份在男性主导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却始终淡泊名利。她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和国家需求,却从未追求过个人荣誉。 当人们称她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时,她总是平静地回应:“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
[微风]比核弹还厉害的女人,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不该被遗忘的科巨匠! 何泽
士气沉沉
2025-10-02 12:50:18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