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算力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当美国以69%的算力占比遥遥领先,中国仅占15%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场竞赛已经失去了悬念。 但华为用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改写了这一判断。华为的昇腾970芯片四年完成四次迭代,每一次升级都在拉近与顶尖水平的距离。 到2028年推出时,这款芯片的FP4算力能达到8P,FP8算力更是翻倍到16P,就像给计算机装上了更强劲的“心脏”,处理数据的速度比之前快得多。 更关键的是互联带宽提升到8PB/s,内存访问带宽也增加1.5倍,这意味着芯片“思考”和“记忆”的效率都大幅提升,还能支持EB级内存池化,相当于给AI搭建了一个超大容量的“数据仓库”,再也不用为存不下、调不动数据发愁。 之前AI芯片的核心部件HBM内存一直被国外垄断,想要多少成本、给不给货都由别人说了算。但华为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自研出HiBL1.0和HiZQ2.0两种HBM内存,专门针对不同的AI工作场景优化。 HiBL1.0适合数据推理和推荐场景,比如手机里的智能推荐功能,用它能跑得更流畅;HiZQ2.0则聚焦模型训练和数据解码,像训练能预测天气、疾病的大模型,靠它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一下就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制,成本也降了不少。 有了好芯片和好内存,华为把它们整合到Atlas950SuperPoD里,这款设备的算力规模直接碾压全球。 它能搭载8192张昇腾卡,对比英伟达2026年要推出的同类产品NVL144S,卡规模是后者的56.8倍,总算力是6.7倍,内存容量是15倍,互联带宽更是达到62倍。 这么说吧,以前需要几十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大模型训练,现在一台Atlas950SuperPoD就能搞定,而且速度快得多。 华为还规划了更厉害的集群,能把这种超节点拼成50万卡甚至百万卡的超大集群,就像把无数个强兵猛将编成一支无敌军团,不管是处理天文数据还是研发新药,都能轻松应对。 这些技术可不是摆着看的,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落地生根。杭州建了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全靠昇腾算力撑起来,现在算力规模达到240P,能支持千亿级参数大模型的开发,服务了500多家本地企业和学校,还培育出30多个行业大模型,200多个应用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用这里的昇腾服务器做机器人仿真训练,以前国内厂商都得依赖国外平台,现在终于能建自己的国产平台了。 常州移动也建了455P的昇腾智算中心,用了液冷技术,一年能省600万度电,减碳4700吨,还为政务客户每年省下700多万的算力成本,水里的监测、社区的电瓶车预警都能用它实现智能管理。 在医疗领域,杭州全诊医学的大模型靠昇腾算力支撑,已经走进近百家三甲医院,能帮医生更快更准地诊断病情;金豆公司的AI医保智算一体机也在上海、浙江的医院试点,既符合医保政策,又能给科研提供算力。 学校里的变化更明显,浙江树人学院用昇腾设备部署了AI教学智能体“苗苗”,覆盖300多门课程,90%的老师都经常用它备课、出题。 企业里也一样,中控技术靠昇腾算力推动工厂全链路智能,天宽智能的AI质检系统精度能到99.9%,申昊科技的解决方案还能降低电网、地铁的巡检成本。 华为云的昇腾AI服务也越来越火,全球用它的客户从去年的321家涨到了1805家。360纳米AI每天要处理上千万的内容请求,全靠华为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支撑;中国科学院100多个院所的科研工作,也能用它的算力拓展研究边界。 合作伙伴也越来越多,拓维信息建了长沙、重庆的智算中心,昇腾服务器中标率超62%;神州数码一年能生产25万台昇腾服务器,光2025年二季度就中标了2000P的大项目。 以前大家觉得美国算力领先就没悬念了,但华为用芯片迭代、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证明,中国算力能顶起来。 昇腾芯片一年一代、算力翻倍,自研HBM打破垄断,Atlas设备性能全球领先,还有遍布各行各业的落地案例,这些都在悄悄改变全球AI算力的格局,中国的15%占比正在被华为这样的企业一步步拉高,这场竞赛远没到定局的时候。
全球AI算力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当美国以69%的算力占比遥遥领先,中国仅占1
罗普娱记
2025-10-02 10:29:52
0
阅读:87
之乎者也
中国的算力只是美国的5分1?
咿W
为啥华为算力最近都不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