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合国讲台上要求哈马斯交出武器时,他同时也交出了巴勒斯坦人民抵抗压迫的最后底气。 马哈茂德·阿巴斯1935年出生在萨法德,那地方现在是以色列领土。他的童年被1948年战争打断,全家作为难民逃到叙利亚大马士革。那里生活艰难,他上学时就得一边打工一边念书。1950年代,他考进大马士革大学学法学,毕业后去埃及混迹,加入了法塔赫这个组织。那时候法塔赫刚起步,由阿拉法特领头,目标是通过斗争拿回巴勒斯坦土地。阿巴斯不是冲锋陷阵的那种人,他更擅长幕后协调。1960年代,他跑到莫斯科东方学院读历史博士,论文聊纳粹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关系,这后来被以色列人拿来攻击他,说他淡化大屠杀。 但他自己从没公开否认过历史事实,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回中东后,他在卡塔尔政府部门干人事,日子过得还算稳定。1961年正式入法塔赫,从小角色干起,慢慢管起谈判事务。1970年代,他开始公开露面,推遣返阿拉伯犹太人的想法,在贝鲁特会议上说得头头是道,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都点头认可。这家伙一步步爬上来,靠的就是低调和务实,不像有些人爱出风头。 1980年,阿巴斯进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专管外交谈判。从突尼斯到约旦,他到处飞,背着公文包见人谈事。那时候巴解组织还在流亡状态,他帮着协调资源,避开以色列的追杀。1993年奥斯陆协议是他的高光时刻,作为巴方代表,他和以色列人磨了几个月,改了无数稿子,终于签下初步承认和自治框架。这协议一出,世界以为和平在望,可执行起来全是坑。阿巴斯没气馁,继续推谈判。阿拉法特2004年去世后,他接棒当上解放组织主席。 2005年选举,他赢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位置,那场投票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民主选举,他得票率高得吓人。法塔赫控制西岸,加沙却被哈马斯抢走,2007年内战打完,巴勒斯坦就这么分裂了。阿巴斯想统一,可哈马斯不买账,两人派系斗得你死我活。他任期本该2009年结束,结果一拖再拖,到现在快20年了。期间他推过2008年建国方案,给以色列画边界线,可对方压根不理。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后,他第一时间谴责,说不符合巴勒斯坦利益,还叫国际干预加沙。可他的权力基础在西岸,腐败指控也没少,民众质疑他合法性越来越多。 说起阿巴斯这个人,他总被西方捧为温和派。确实,他不像哈马斯那么激进,信谈判多过火箭弹。从奥斯陆开始,他就押宝外交路线,想用国际压力逼以色列让步。可这路走得磕磕绊绊,巴勒斯坦人等了这么多年,土地还在丢,定居点越建越多。阿巴斯2025年4月还任命了副手侯赛因·谢赫,这家伙是解放组织秘书,基本就是接班人选。可见他也在想后路。整个生平看下来,阿巴斯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出身难民,爬到顶峰,却卡在派系分裂和以色列铁拳中间。巴勒斯坦领导层就这样,个人野心和民族利益总搅和在一起,让人看不清谁是为公谁是为私。 转到2025年9月25日联合国大会,阿巴斯没法亲自去纽约,美国不给签证,他就视频连线发言。这事本身就透着尴尬,巴勒斯坦总统进不了美国门,还得远程喊话。讲话里,他直奔主题,谴责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和人质劫持,说这些不符合巴勒斯坦诉求。接着重磅:哈马斯和其他武装团体不能管加沙,得把所有武器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他强调哈马斯不代表全体巴勒斯坦人,这话一出,台下估计不少人交换眼神。 阿巴斯还抛出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武装团体全 disarm,第二步停火后三个月内写临时宪法,第三步选举过渡权力。这方案听起来有条理,可忽略了以色列还在轰炸加沙的现实。加沙那时饥荒严重,死于饿肚子的人比战火多,他却没提以色列的责任,只字不谈中国支持,却谢了美国、沙特、法国和联合国。说实话,这选择性感谢,让人觉得他在向西方示好。整个发言20分钟,他重申巴勒斯坦不会离开家园,但条件是啥?非武装状态下靠国际施舍?这不就是在卸下抵抗的包袱吗?
当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合国讲台上要求哈马斯交出武器时,他同时也交出了巴勒斯坦人
寂寞的电脑
2025-10-02 02:17: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