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10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再向乌克兰

无奋斗不青春 2025-10-01 22:11:15

快讯!快讯! 欧盟突然宣布了 10月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再向乌克兰发放第九笔宏观金融援助贷款,总额40亿欧元,其中一半20亿欧元专门用来买无人机。 ​这是七国集团承诺给乌克兰450亿欧元的一部分,钱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里出,不用欧洲纳税人掏腰包。现在,欧盟对乌总支持已飙到1780亿欧元,乌财政部第一时间确认到账。而且把俄罗斯的钱变成乌克兰的无人机,既让前线多飞飞机,又让莫斯科干瞪眼,一举两得。 但光鲜表象下,多重隐忧已浮出水面。资金可持续性首当其冲,尽管欧盟强调依赖俄资产收益,但该收益的具体规模始终未公开,若未来收益缩水,贷款还款窟窿将成为欧盟内部新矛盾。援助分配的合理性也遭质疑:当前俄乌战场无人机消耗巨大,俄军月产量已突破2000架,且采用"廉价无人机+高精度导弹"战术消耗乌军防空资源,欧盟专项拨款看似精准,却可能挤占炮弹补给、战地医疗等基础保障资金。更突出的是欧盟内部的分裂,比利时因掌控90%被冻结俄资产坚决反对,担忧面临法律追责与报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警告此举可能削弱欧元储备货币地位。 从深层逻辑看,欧盟的算盘暗藏多重利益考量。将援助与无人机采购直接绑定,实质是打造"专用军备通道"——以"贷款"之名行"军购"之实,既规避了直接送武器的敏感争议,又为欧洲军火商开辟订单,毕竟欧盟此前已鼓励成员国采购乌克兰实战检验的无人机系统,形成"乌获装备、欧得订单、俄资产买单"的利益闭环。 更值得警惕的是对国际规则的冲击。用敌方被冻资产资助其对手,这种"以敌养战"模式在历史上极为少见。若此模式成为惯例,全球主权冻结资产可能沦为战争提款机,国际信用体系将面临结构性崩塌风险。此外,战争的不确定性更放大了资源浪费隐患:若局势突然转向停火,这批专项采购的无人机可能尚未启用便面临退役,最终导致资金与资源双双空耗。 这场以"创新融资"为名的援助,本质是欧盟在对乌承诺、自身利益与国际规则间的危险平衡。当金融秩序让位于战场需求,欧盟看似精明的算计,或许正埋下更大的战略隐患。

0 阅读:7
无奋斗不青春

无奋斗不青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