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

康安说历史 2025-09-29 17:44:50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 战斧巡航导弹的射程可不一般,从 1500 公里到 2400 公里不等。这个距离意味着什么?一旦真交到乌克兰手里,能直接打到莫斯科郊区,把俄罗斯的核心区域稳稳纳入打击范围。这种级别的武器,往冲突里扔,无异于往火堆里泼汽油,局势只会更紧张。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全定死,最后拍板的人得是特朗普,而且就在未来几天。有意思的是,钱的问题白宫早有打算,根本不想自己掏腰包。 他们计划让欧洲先垫钱,欧洲买完导弹再转手送给基辅。这么一算,整个流程就清晰了:美国出枪,欧洲买单,乌克兰扣扳机。三方凑成的这条火线朋友圈,一下就把各方都绑在了一起。 先说说欧洲这边的处境,其实早就不轻松了。之前为了支援乌克兰,欧洲各国已经掏了不少钱,从武器装备到民生物资,没少往里砸。现在又要额外掏钱买战斧导弹,这笔开销可不是小数目。 就拿德国来说,去年光是对乌援助就占了 GDP 的不小比例,国内民众早就有怨言,能源价格涨、生活成本高,这会儿再追加开支,政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也没好到哪儿去,经济复苏本就缓慢,还要被美国推着当 “冤大头”,内部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 再看美国的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自己出武器设计和生产能力,既能盘活国内军火商的生意,赚一笔不少的利润,又能不用掏现金,把经济压力全转嫁给欧洲。 更重要的是,通过给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能进一步牵制俄罗斯,让俄罗斯陷入长期冲突,消耗其国力。 这种 “只赚不亏” 的买卖,美国可不是第一次做,之前给乌克兰送海马斯火箭炮、M1 坦克,都是类似的路数,一步步把武器级别往上提,把欧洲和乌克兰绑得更紧。 乌克兰这边看似是 “受益者”,拿到了能打击俄罗斯本土的武器,可背后的风险一点也不小。如果真用战斧导弹袭击莫斯科郊区,俄罗斯的反制肯定会来得又快又狠。之前俄罗斯就明确说过,一旦西方提供能打击俄本土的武器,俄会采取 “不对称回应”。 这话可不是空话,之前乌克兰袭击俄边境城市,俄罗斯立马就加大了对乌克兰电力、交通设施的打击,让乌克兰不少地区陷入停水停电的困境。现在要是真把导弹打到莫斯科附近,俄罗斯的报复只会更猛烈,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只会更艰难。 还有个细节不能忽略,欧盟内部对这事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就是出了名的 “反对派”,之前好几次反对欧盟对乌的援助方案,认为这些钱应该用在本国经济和民生上。 这次要让欧洲垫钱买战斧,匈牙利大概率还会跳出来反对,到时候欧盟内部又得吵半天,能不能顺利凑齐钱都是个问题。 就算最后勉强通过,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会更深,毕竟谁都不想自己国家的纳税人钱,平白无故花在这种可能激化冲突的事情上。 俄罗斯那边的反应也很快,万斯的话刚说完,俄外交部发言人就站出来表态了。他明确表示,如果美国真的把战斧导弹交给乌克兰,就是对俄罗斯本土安全的严重威胁,俄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国家安全。 熟悉俄罗斯的人都知道,他们向来说到做到,之前面对西方的制裁和武器援助,俄罗斯不仅没退缩,反而加大了在战场上的投入,现在要是真被逼到家门口,反应只会更强烈。 再回头看特朗普的角色,他这几天的态度很关键。之前特朗普对援乌的态度就忽冷忽热,有时候说要减少援助,有时候又说要支持乌克兰。 这次让他拍板给战斧导弹,大概率是出于选举考量,想在对俄政策上显得更 “强硬”,争取国内保守派的支持。可他没考虑到,一旦决策失误,引发的后果可不是选举能收场的,搞不好会让整个欧洲陷入更大的危机。 现在整个局势就像一个紧绷的弹簧,美国这步棋一走,弹簧只会绷得更紧。欧洲被迫买单,国内民众不满情绪上升,可能引发更多抗议活动;乌克兰拿到武器后,冲突范围很可能扩大,民众要承受更多战火;俄罗斯面临本土威胁,反制措施会升级,局势随时可能失控。更危险的是,俄罗斯是核大国,一旦冲突超出常规范围,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底,美国这种 “甩锅式援乌” 根本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欧洲当 “提款机”,把乌克兰当 “棋子”,完全不管这样做会给地区带来多大的灾难。 欧洲各国也该清醒清醒,总这么跟着美国走,最后只会把自己拖进泥潭。乌克兰更该明白,靠外国武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战火烧得更久,只有回到谈判桌前,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出路。 现在就等特朗普这几天的决定了,但不管结果如何,这条 “美国出枪、欧洲买单、乌克兰扣扳机” 的链条,已经把各方都拖进了更危险的境地。真要走到那一步,恐怕没人能独善其身。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