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外相9月两次访华,情况十分罕见,金将军交给她一个特殊任务。根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信息,应中方邀请,崔善姬将于9月27日至30日再次踏足北京,开启本月的第二次访华行程。 九月的北京迎来朝鲜外相崔善姬两次到访,这种密度在中朝外交里确实少见,月初跟着金正恩访华当陪衬,月末就独当一面挑大梁,这角色切换里藏着金正恩交托的硬任务。 先得说崔善姬这人不一般,从六方会谈时的首席翻译做到政治局委员、外相,跟中国打交道快三十年了,2018 年就和中方特使孔铉佑在北京磋商会谈,2023 年还专门设宴欢迎中国新任驻朝大使,论熟悉中朝沟通的门道,朝鲜政坛里没几个比她更合适的,金正恩选她出马,根本不是随便派个外交官走个过场。 这趟特殊使命赶上的时机太关键了。九月下旬半岛刚闹过风波,26 号凌晨韩军对着朝鲜商船扫了 60 发炮弹,说是越界 5 公里,可 2022 年类似情况也就打 20 发机枪弹,这次火力直接翻三倍,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美韩军演的余波。 八月启动的 “乙支自由之盾” 演习拖到九月还在搞,美军把 “萨德” 导弹、F-35 战机全摆出来,“里根” 号航母也停在半岛东边,朝鲜这边刚在 22 号放话 “美国放弃无核化执念就能对话”,转头就被韩军泼冷水,这种时候不找中方交底根本不行。 崔善姬访华前说 “孤立无援的时代早已过去”,这话就是说给美日韩听的 —— 背后有中国撑着,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战略沟通里的门道全在细节里。中国外交部提前两天官宣她的行程,比韩方爆出 “美朝可能会晤” 的消息早了整整一天,这节奏把控就很有讲究。 她和王毅外长的闭门会谈比常规时间多了近一小时,聊的全是 “半岛局势协调” 这种硬核议题,要知道中方一直主张 “和平机制和无核化一起推进”,而朝鲜现在更想先解决安全问题,这两种立场得提前对上,不然以后朝美真坐下来谈,容易出岔子。 金正恩愿意对美国释放善意,但硬条件是 “放弃无核化前置要求”,这事儿必须先跟中方说透,毕竟在半岛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比韩国的口头造势管用多了。 经济合作的底气也得摆出来。2025 年上半年中朝贸易额同比涨了 30%,中方对朝出口就有 10.5 亿美元,其中室内建材卖得特别火,这背后都是两国合作的实锤。 崔善姬 2023 年就说过 “朝中关系进入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现在半岛局势紧张,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就是战略互信的基础。 要是没这些实打实的合作,光靠嘴皮子谈战略协调,根本站不住脚。而且两国还在推进恢复北京到平壤的国际旅客列车,商务和观光往来都要热起来了,这种时候高层战略对话跟上,才能让合作不跑偏。 为建党 80 周年阅兵铺路的活儿更考验技巧。10 月 10 号的大阅兵是朝鲜今年的重头戏,俄罗斯已经明确梅德韦杰夫要去,朝鲜自然希望中方派个对等的高官撑场面,这直接关系到国际上的面子。 可巧了,10 月底又是 APEC 又是 G20,中方高层实在抽不开身,崔善姬的任务就是在 “要面子” 和 “能办到” 之间找平衡,争取让中方派个副总理或常委级别的代表,既不委屈朝鲜,又符合中方的日程安排。这种抠细节的务实工作,换个不熟悉中朝处事方式的人来,说不定就得搞砸。 再看她的身份优势,作为国务委员会里唯一的女性成员,又是前总理崔永林的养女,既能直接跟金正恩对接核心想法,又懂外交话术。 美国专家都评价她 “既有对美事务的技术知识,又有实际谈判经验”,可这次她根本没去管美国的反应,一门心思扎进北京谈合作,这态度本身就是种战略表态 —— 跟中国的协调,比跟美国的试探更重要。 韩媒盯着美朝可能的会晤瞎猜,却没看懂崔善姬两次访华才是关键铺垫,毕竟没有中朝先把调子定下来,朝美对话根本无从谈起。 这种外交安排里的层次感,外人未必能看透。月初跟着最高领导人定大方向,月末就带着具体方案落地,这是中朝外交多年的老规矩。 崔善姬要是没两把刷子,也不会从翻译一路做到外相,还在 2024 年被补选为政治局委员。现在半岛的局势就像个紧绷的弹簧,美韩越用力秀肌肉,朝鲜越需要找中方稳住阵脚,顺便为阅兵攒足国际气场,这特殊使命说白了就是 “对内定调子,对外找支撑”,选崔善姬来办,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APEC峰会即将举行,月内两次访华,崔善姬这次来华,带着三个目的朝鲜外相崔善姬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