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红军战士卢进勇在跟随部队长征过草地时,因为伤口发炎,掉队了。他日夜赶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09-29 08:34:33

1935年,红军战士卢进勇在跟随部队长征过草地时,因为伤口发炎,掉队了。他日夜赶路,没想到又碰上了暴雨,衣服也完全湿透了。他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 那时候的草地环境特别恶劣,刚才还是好天气,一下子就能变脸。冷风裹着浓云扑过来,暴雨夹杂着冰雹不分点地砸下来,整个草地都被雨雾包裹着,根本看不见人影。 卢进勇浑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他裤袋里偶然摸到一小撮被雨水泡成稀糊的青稞面,像找到宝贝似的捏成长条准备吃。就在他要咽下这团面糊时,突然听见一声微弱的“同志”。 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在一棵小树下发现了那位同志。那人半躺在污水里,脸色苍白,头发紧贴前额,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眼眶深陷,只有喉结在微微抖动。卢进勇赶紧把青稞面递过去,对方却轻轻推开,用尽力气指着自己左腋窝。 当卢进勇摸到那个硬纸包时,发现同志的身体已经冰凉了。纸包里面是党证,党证里整齐排列着七根焦干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簇拥在一起,像跳动的火焰。那位同志一根根数清火柴,小心交给卢进勇,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记住,这是大家的!”随后用最后力气指向正北方向,那是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个感人故事背后藏着真实的历史。作家王愿坚虽然没有亲历长征,但他在编辑《星火燎原》时收集了大量素材。杨成武将军回忆录中记载的小战士郑金煜,就是小说中无名战士的原型。这位江西石城籍的红军宣传员年仅17岁,在过草地时贴身保存着干柴,在最困难时刻让战士们能够烤火。 郑金煜在牺牲前将四根火柴交给了战友,王愿坚在创作时改为七根,既尊重了客家人忌讳“四”的习俗,也寓意着吉祥。 为什么七根火柴能有如此重的分量?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火意味着温暖、熟食和生存希望。而那位无名战士自己生命垂危,却始终舍不得用一根火柴。他深知这些火柴关系到千百战友的安危。这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的精神,正是红军能够走完长征的力量源泉。 当卢进勇追上部队时,草原的夜色中被点燃了簇簇篝火。战士们围火烤衣煮野菜,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欣慰的脸。 这景象让我们明白,那位无名战士守护的不仅是七根火柴,更是革命的火种。长征路上有太多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可能是卫生员、炊事员或者普通战士,在生死关头选择把希望留给别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很难想象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艰苦。但这个故事依然让人思考:换作是我,在生命最后时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无名战士用行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个人生命更珍贵——那就是集体利益和革命理想。 那只高高擎起的手,不仅指向部队前进方向,更指向一种精神高度。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无名战士用生命换来的。 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的精神火炬需要一代代传递下去。每次重温《七根火柴》,都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它告诉我们即便在最黑暗时刻,也要守护希望的火种。 消息来源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七根火柴无名烈士原型——郑金煜》 中共赣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郑金煜:用生命保管七根火柴》 云南网:《那只高高擎着的手》 石城县信息公开:《红色故事朗诵——七根火柴》

0 阅读:111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