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桩“5000元债务纠纷”闹得沸沸扬扬。河南关女士夫妻俩开车两天两夜,把一车苹果从四川凉山送到目的地,说好的货到付运费,结果对方先转了3574元,剩下5000元死活不给。被催得急了,对方居然放话:“每5分钟转50元!”结果十几天过去,钱没见着,人直接失联。这操作把关女士气得直哭:“这不是恶心人、侮辱人吗?”最后还是记者介入协调,对方才松口道歉,补上了欠款。 这场景是不是特别眼熟?现实中类似的“老赖”操作简直能编成一本《欠债人迷惑行为大赏》。山东的齐某更绝,欠了5000元货款,调解协议白纸黑字写着10月1日前还清,结果9月29号半夜,他给债主张某连发了20个250元的微信红包。250这个数字啥意思?但凡有点生活常识都知道,这是明摆着骂人“蠢”。张某当场气得拉黑对方,直接告到法院。法官一查,这哪是还款?分明是挑衅!最后齐某不仅得还5000元,还得赔1500元违约金,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些“老赖”的套路,说白了就是“耍小聪明吃大亏”。有人可能会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催债也不能太急吧?”可问题是,债主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关女士夫妻俩开车两天两夜,油费、过路费、时间成本,哪样不是钱?齐某更离谱,调解协议都签了,还玩“250元羞辱”,这哪是欠钱,简直是欠揍。法律早就划了红线:《民法典》第八条写得明明白白,民事活动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你用250元恶心人,法院自然不会惯着你。 更让人气的是,有些“老赖”欠钱不还还理直气壮。就像那个说“每5分钟转50元”的供货商,后来改口说是“开玩笑”,可十几天不还钱、直接失联,这玩笑开得未免太贵。现实中多少人因为5000块被拖垮?小商户等着钱进货,工人等着钱养家,5000块对有些人可能是救命钱,对“老赖”来说却成了耍横的资本。 其实解决这类问题,法律早给了“武器库”。协商、催款函、支付令、起诉,四步走下来,老赖再横也得低头。就像关女士,最后要不是记者帮忙,5000块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所以啊,遇到欠债不还的,别怕“撕破脸”,该留证据留证据,该起诉起诉。你的忍让,在老赖眼里可能是“好欺负”;你的强硬,才是对自己权益的最大保护。 说到这儿,想问大家一句:如果你遇到欠债不还还玩羞辱的,会选择忍气吞声,还是硬刚到底?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咱们一起把“老赖”们的歪心思晒在阳光下! (案例来源:都市报道)
最近一桩“5000元债务纠纷”闹得沸沸扬扬。河南关女士夫妻俩开车两天两夜,把一车
夏日朗晴
2025-09-28 22:02:08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