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杭州一女子一觉醒来,发现银行卡里9200元不翼而飞,连带其他几张卡也出现异常。更让她懵的是,她父母的账户也跟着遭殃,甚至还“被贷款”,凭空背上了两万多元债务!银行却回应:所有操作均需密码或人脸验证,疑似遭遇诈骗。目前女子已报警。提醒:睡前记得看管好你的钱袋子! “这不可能!我睡着怎么给人脸识别!难道梦游转账吗?”就看到徐女士攥着银行流水单,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张薄薄的纸片上,密密麻麻的记录,那是从深夜九点半到凌晨三点,六小时内,突然产生的二十多笔诡异交易,总计九万两千元不翼而飞。 但更蹊跷的是,资金并非直接流向陌生账户,而是先转入徐女士本人的支付宝和微信,再通过多个中间环节分散转出。一部分资金流向数家网络科技公司,每笔精确控制在500元,连续多笔。 而另一部分以995元为单位的现金红包形式消失,连收款方信息都无从查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盗刷者还操纵了徐女士父母的账户,先将她卡内的钱转入老人微信,再提现至银行卡完成最终转移。这种“曲线救国”式的操作手法,明显是在规避风控系统的监测。 “妈妈,你怎么了?”八岁的小女儿揉着惺忪睡眼推开房门。徐女士慌忙收起手机,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妈妈在看天气预报。”她快步走进卫生间,锁上门,后背紧贴着冰凉的瓷砖缓缓蹲下。眼泪无声滑落,她死死咬住嘴唇不敢哭出声。 但此时手中的银行流水单像一道催命符。她盯着那些陌生公司的名字,和查不到收款人的现金红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一旁提醒:“这些转账都需要密码或人脸识别,您再仔细想想?” 听闻此言,徐女士猛地抬头,眼圈通红的表示,事发当天自己有些感冒,九点多就带着孩子睡了,怎么可能忍着不适的身体,开始如此繁杂手续的消费和转账项目。 况且自己手机已经拥有不少购物软件,并支持自己日常购物需求,根本没有必要找父母要钱,甚至给他们手机上下载购物软件,买那些所谓优惠券的行为,更是不有可能存在! 因为随着丢失钱款的查询,更让她心惊的是,这场灾难如同瘟疫般蔓延到了父母家中。并且当她看到母亲手机里那个来自广东的登录记录时,终于失控地捶了一下桌子:“iPhone14Pro?我们家连个苹果充电器都找不出来!” 最终,徐女士在调解员的建议下,报警的同时,与该事件相关的银行及支付宝客服打去电话,冻结账户的同时,咨询下一步应该处理。目前该事件已立案正在接受调查中…… 当然万一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钱莫名其妙被转走的情况,小编建议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就像发现家里被盗要先锁门一样,立即打电话给银行客服挂失银行卡,并同步冻结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账户,防止损失扩大。 同时要完整保存证据,将收到的所有转账短信、银行验证码和通话记录进行截图保存,这些电子证据就像破案线索,能帮助警方快速锁定嫌疑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报警备案,携带身份证和收集好的证据前往派出所报案,取得立案回执这份重要凭证。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不点击任何陌生链接,不向他人透露验证码,不同账户设置不同密码。建议开通账户变动实时通知,确保资金一有异常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记住这些应对措施,才能在关键时刻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对于徐女士所经历之事我们只能说,当生物识别技术都能被破解,我们赖以信任的安全防线正面临严峻挑战。此案警示我们:警惕任何要求“屏幕共享”的来电,定期检查账户授权情况,对陌生链接保持最高戒备。 因为在数字时代,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途径,是让安全意识永远跑在诈骗手段升级的前面。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反诈骗,懂防范科普 信息来源: 浙江6频道1818黄金眼2025.9.21|《绍兴的许女士反映,前几天一觉睡醒,发现手机里的钱被人盗刷,她父母的手机也没能幸免,总金额11万多。记者一番了解后,觉得情节有些离奇。》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当你突然给弟弟转账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