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什么没人敢吃?一个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农民说:别说吃了,平时我们都不敢招惹它!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在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野鸡成群结队出现在田间地头,看得人直流口水,可当地人却一个个躲得远远的。这野鸡泛滥成灾的背后,藏着啥秘密? 东北黑土肥沃,那里野生动物多得像自家后院似的。野鸡就是其中一种,学名叫环颈雉,属于雉科鸟类,在中国分布广,从东北到华北华东都有它的身影。早年间,这家伙数量多,农民们日子紧巴巴,常常拿它当下饭菜。东北菜里带“凤”字的,多半指的就是野鸡肉,味道鲜美,蛋白质足,帮着度过不少难关。 可现在情况变了,野鸡在东北有些地方多起来,田里地头到处见。国家这些年搞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漠,森林覆盖率上去了,野鸡栖息地大了,自然就繁殖快。北大荒开发那会儿,有传闻说野鸡多到飞进饭锅里,现在虽没那么夸张,但数量确实回升明显。农民们种的玉米大豆,常被这些鸟啄食,损失不小。 一个在黑龙江农村住了几十年的老农民,提起野鸡就直摇头。他说,别说吃了,平时我们都不敢招惹它!原因让人意想不到。原来,野鸡早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法律管得严,禁止捕杀食用。谁要是碰了,罚款坐牢少不了。农民们看着野鸡成群下山祸害庄稼,也只能干瞪眼,用稻草人吓唬吓唬。 为什么野鸡得这么保护?因为过去捕杀太狠,数量一度锐减。1989年,国家就把环颈雉列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又加强了三有动物名录管理。东北生态恢复后,野鸡天敌少,生命力强,很快就多了起来。但它还没脱离濒危风险,得继续护着。农民们明白,这多亏国家政策,环境好了,大家日子也跟着好过。 有些人馋野鸡味儿,顶风作案。2023年,就有刘某在天津用录音机放雌野鸡求偶声,引来雄鸟捕杀带回家吃,结果被抓。天津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他有期徒刑八个月,罚款一万一千元。这事传开后,大家更不敢碰了。类似案子在东北也有,2021年虎林一男子猎杀两只野鸡,也挨了罚。 野鸡多虽烦人,但这说明东北生态在变好。国家这些年推行的各项工程,让河流清了,山绿了,野生动物多样性上来了。农民们虽损失点庄稼,但长远看,受益的是整个地区。
好神奇!!终于知道为什么建国之后不允许动物成精了....
【1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