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与柬埔寨再次交火,泰军方:柬埔寨先开的枪。泰国与柬埔寨刚停火两个月,又打起来了。 当地时间9月27日中午,泰柬边境乌汶府的枪声再度打破平静。这场距离双方上次停火仅两个月的冲突,让本就紧张的边境局势又添一层火药味。 最先发声的是泰国军方,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证实,第二军区传来急报,柬埔寨士兵突然朝泰国阵地开火。泰媒《民族报》的描述更具体,称柬军动用机枪扫射,还发射了榴弹,泰军是被逼无奈才还击。 只不过直到现在,双方都没说清有没有人在交火中伤亡,泰国军方还在忙着核查细节。 可柬埔寨那边的说法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一口咬定是泰军先动的手,自家部队全程保持克制,根本没还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各执一词”的戏码,在泰柬边境冲突里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拨开口水仗的迷雾,不难发现这场冲突早有预兆,根源就藏在7月底双方达成的边境协调机制里。 矛盾的火苗几天前就已点燃。泰国先是发难,指责柬埔寨士兵带着武器闯进两国边境的敏感区域,这分明是破坏停火默契。更让泰国不满的是东盟军事观察团的人员问题——马来西亚派了位陆军少将当团长。 可泰国觉得这人根本不是东盟驻金边的武官,压根没资格担此重任。泰陆军第二军区的态度很明确,这些举动明摆着是柬埔寨没诚意履行总边界委员会(GBC)和区域边界委员会(RBC)定下的停火承诺。 其实别说这些“大事”,自7月底停火以来,两国的小摩擦就没断过。今天你拆了我的边境围栏,明天我要求你的民众先撤出争议区;这边刚装上摄像头监视对方,那边就放狠话要收复“失地”。 这些看似琐碎的争执,就像一堆堆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引燃战火。9月27日的交火,不过是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找到了爆发的出口。要真正看懂这场冲突,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枪声,得往更远处看。 泰柬边境的纷争,早就是延续百年的老问题了,核心绕不开柏威夏寺及其周边那4.6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座11世纪吴哥王朝建造的古寺,矗立在悬崖之上,南望柬埔寨,北接泰国,在两国人心中都算是“国宝级”的文化遗产。 1904年法国殖民者和暹罗(今泰国)签了边境条约,后来1907年勘界地图又把寺庙划给柬埔寨,这一划就埋下了祸根。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判寺庙归柬埔寨,可周边土地的归属没说清;2013年法院再裁决划给柬埔寨,可争议还是没彻底解决。 有了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激化矛盾。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柏威夏寺评了世界文化遗产,泰国立马炸了锅,双方接着就打了三年,火箭炮都用上了,几十人伤亡,几万人流离失所。 今年5月,两国士兵在争议区交火,还死了一名柬埔寨士兵;7月更激烈,泰国士兵踩雷重伤,双方动用了防空导弹、火箭炮,泰国甚至出动了F-16战机炸了柬方设施。这次9月的交火,不过是这场百年恩怨里的又一个片段。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利益里。有人说柏威夏地区勘探出了丰富的铁矿,还有百亿美元规模的稀土资源,这些宝贝自然让双方都不愿放手。再加上泰国国内政治一有动荡,就爱拿边境议题转移矛盾,2008年的冲突就赶上泰国政局乱,最后闹到外长辞职、政府换届,这次也有人猜是泰军想借事端铺路。 种种因素搅在一起,边境想太平都难,最尴尬的或许是东盟。作为区域组织,本该在调解争端中发挥作用,可“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捆住了手脚。2011年柬泰冲突,印尼想组联合观察团,泰国直接拒绝,最后不了了之。 这次东盟派了临时观察团,8月还去边境视察过,由马来西亚驻柬武官带队,可没想到观察团本身倒成了新矛盾——泰国不认可团长身份,觉得对方没资格,这不就又给冲突添了新由头吗? 冲突一来,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边境口岸一关闭,做跨境生意的没法挣钱;枪声一响,住在附近的人得连夜逃难,生活根本没法安稳。就像有人说的,打仗影响经济,最后苦的还是普通民众,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呢? 现在枪声暂时停了,可问题一个都没解决。泰国说柬军先开枪,柬埔寨说泰军挑事;泰国不满观察团,柬埔寨觉得自己守规矩。接下来是接着对峙还是坐下来谈?没人能打包票。 之前两国高层也紧急通话过,军方也会晤过,甚至达成过调整军队部署的共识,可没过多久还是会打起来。说到底,泰柬边境的问题,靠开枪根本解决不了。 百年的历史纠葛,复杂的利益博弈,再加上民族情绪的催化,哪一样都不是简单的“谁先开枪”能说清的。东盟要是一直拿不出实在的调解办法,这“打打停停”的戏码恐怕还得继续。 对普通人来说,看懂这场冲突,也就看懂了边境争端里历史、利益与政治的复杂纠缠。枪响背后从来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多方力量的拉扯。只希望双方能真的冷静下来,别再让边境的枪声惊扰了百姓的安宁,毕竟和平才是两国最该追求的“共同利益”。
泰国与柬埔寨再次交火,泰军方:柬埔寨先开的枪。泰国与柬埔寨刚停火两个月,又打起来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7 21:25: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