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英伟达的中国企业核心要点一、国产GPU(技术替代方向)•寒武纪(68825

广州陈昊 2025-09-27 14:26:35

对标英伟达的中国企业核心要点

一、国产GPU(技术替代方向)

• 寒武纪(688256):思元590性能接近英伟达H20,聚焦云端训练与推理,在政企、金融领域加速替代中低端产品;但7nm制程落后英伟达4nm两代,自研生态开发者仅10万,仅为CUDA的1/60。

• 华为昇腾:昇腾910C采用中芯国际N+1工艺,算力达英伟达H100的80%,凭借自研框架形成“芯片+框架”闭环生态,在政务、车载领域优势突出,深度绑定国产AI基建(关联科大讯飞等)。

• 海光信息(688041):深算二号对标英伟达A100,自研软件栈兼容CUDA/ROCm生态,降低迁移成本,已在金融、能源领域实现千卡级集群部署,落地能力强。

• 曦望科技:S2芯片对标A100,下一代S3芯片聚焦推理且成本降90%,获近10亿元融资(商汤分拆,未上市)。

二、英伟达供应链(合作受益方向)

• 工业富联(601138):独家代工英伟达GB200/GB300服务器,订单排至2026年,2025年H1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60%,还参与下一代产品研发。

• 中际旭创(300308):是英伟达800G光模块独家供应商,1.6T模块适配GB300架构,产能利用率近100%,同时受益于英伟达CPO技术升级。

• 胜宏科技(300476):占全球AI服务器HDI板超50%份额,配套英伟达多代产品,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339%。

三、关键对比与潜力总结

• 核心差距:英伟达采用4nm架构(单卡2000+TFLOPS),A股企业多为7nm制程;英伟达CUDA开发者超600万,寒武纪仅10万;英伟达覆盖大模型训练等场景,A股企业集中于推理、政企领域;英伟达数据中心GPU市占率98%,寒武纪仅约1%。

• 潜力方向:短期看,寒武纪受国产替代和政策催化,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但需突破生态瓶颈;长期看,华为昇腾(靠合作伙伴渗透)、海光信息(凭兼容性)更易构建可持续替代路径;供应链方面,工业富联、中际旭创订单确定性高,直接受益英伟达扩产。

• 风险提示:国产GPU依赖先进制程,多场景覆盖能力不足,技术迭代或政策变动可能引发估值波动。

0 阅读:71
广州陈昊

广州陈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