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孩子才一个月,奶奶误把桶装白酒当成纯净水给孩子冲了奶,过了一个小时才告诉孩

青山叠翠念情长 2025-09-27 09:04:14

贵州,孩子才一个月,奶奶误把桶装白酒当成纯净水给孩子冲了奶,过了一个小时才告诉孩子妈妈。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全身泛红,一家人赶紧送医。 孩子妈妈刚出月子,那天有点事要办,就托奶奶帮忙照看孩子,说自己可能要晚点回来。奶奶当然乐意,这是自己的孙子,肯定尽心尽责地看着。 孩子妈妈从来没和孩子分开过,心里一直忐忑,毕竟之前孩子大多是她一手带大的,奶奶只是帮忙打理些家务。 她把冲奶的步骤仔仔细细跟奶奶顺了一遍,反复叮嘱千万别弄错——孩子还小,又不会说话,真出点什么事根本没法及时知道。 奶奶笑着说,你就放心吧,我也是当过妈的人,这点事还能办不好?孩子一哭、一有小表情,我就知道他想干嘛。 孩子妈妈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路上还不停给奶奶打电话问孩子情况,奶奶每次都说特别好,让她放心。 直到中午12点多,她再打电话时,感觉奶奶的声音没那么爽朗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可反复问了好几次,奶奶还是说“很好,你安心办事”。 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奶奶终于慌了,赶紧给孩子妈妈打电话,说孙子好像有点不对劲,全身都红了。 孩子妈妈一边着急地问情况,一边往家赶。这时候奶奶才坦白,中午冲奶时,把桶装里的东西当成纯净水用了——那桶里装的是白酒,不是水。 奶奶还说没冲多少,可现在孩子像“醉了”一样,怎么都叫不醒。 孩子妈妈又气又没法责怪,眼下最要紧的就是送孩子去医院,只能在心里祈祷孩子没事。 她知道奶奶是怕被责怪,肯定还有细节没说清楚,就把奶奶也一起带到医院,让她跟医生讲经过,还叮嘱奶奶:“你一定要如实说,不然医生误诊了就麻烦了。” 奶奶这才慌了神,一边哭一边抹眼泪说,那桶放在那儿没贴标签,里面装的是白酒,她还以为是纯净水。 孩子妈妈让她先别激动,把事情说完整,奶奶才接着讲:当时冲奶的时候,就觉之前的水有点少,于是又换了新的桶装水,往里面补了一些。 医生听明白经过后赶紧安排检查,最后总算顺利把孩子救了回来。 送医的时候孩子情况确实吓人,全身红扑扑的,怎么喊都没反应,眼睛想睁又睁不开,看着特别可怜。 当时孩子妈妈没把这事说出来,是怕和奶奶闹僵——老人自己也特别内疚,万一事情闹大了,奶奶再出点什么状况,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现在孩子已经九个月大了,身体没出现任何异样,依旧健健康康的。 奶奶也从这次的事里吸取了教训,偶尔还会跟身边人念叨,说带孩子一定要小心,做事前多留意、先确认清楚,千万别弄错。 看到奶奶慢慢释怀,孩子妈妈也鼓起勇气把这事分享了出来,想提醒更多宝妈和帮忙带娃的家人:一是别用空瓶子装其他东西,忙起来很容易记混; 二是带孩子一定要格外小心,发现不对劲就得马上送医,别因为怕被责怪就拖着——万一那几个小时正是关键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们最疑惑的是,白酒味道那么大,奶奶怎么没闻出来?难道是嗅觉不太好? 1、孩子妈妈将1个月大的婴儿委托给奶奶照看,妈妈仍然是监护人,应该共同担责。 孩子妈妈作为婴儿的法定监护人,将孩子委托给奶奶照看属于委托监护,法定监护责任并未转移,仍由孩子妈妈承担主要责任。而奶奶作为受托履行监护职责的人,需在照看中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本案中奶奶误将白酒当水冲奶,存在明显过错,若婴儿遭受损害,孩子妈妈需承担全部责任,奶奶需在过错范围内承担共同责任。 2、奶奶发现婴儿异常后隐瞒数小时才告知孩子妈妈,这种延迟告知的行为是否会加重其法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第十条:受托人需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过错程度影响责任大小。 这种延迟行为加剧了其过错程度,若婴儿因延迟就医遭受更严重损害,奶奶需在原有过错基础上承担更重的责任,还可能因过错导致婴儿家属产生精神损害而承担相应赔偿。 对于此事,大家如何看? 信息:齐鲁壹点2025-9-26

0 阅读:208

评论列表

大漠孤烟

大漠孤烟

7
2025-09-27 14:08

即使救回来,这孩子的大脑可能都出问题了,长大智力可能比常人低

你说呢

你说呢

2
2025-09-27 18:07

奶奶心真大。不知道是啥,就敢给孩子,要是农药更完了

用户14xxx03

用户14xxx03

1
2025-09-27 19:22

冲奶粉用水?这么假!

青山叠翠念情长

青山叠翠念情长

青山叠翠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