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北约秘书长宣布了 9月25

锦鲤小橘子 2025-09-27 00:48:10

快讯! 快讯! 北约秘书长宣布了 9月25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X平台上发文称,对乌克兰的军援不会停止。 他表示,美国武器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乌克兰,这与优先乌克兰需求清单机制下的援助行动一致——这机制由美国与北约于2025年7月建立,首批两批各价值5亿美元的军援已运抵乌克兰,后续装备正陆续输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已远超千亿美元,其中美国贡献占比显著,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截至2024年底美国对乌援助已达1140亿欧元(约合1231亿美元)! 这些武器的实际效能受多重因素制约。乌克兰士兵虽提及部分西方武器操作相对简便,需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接受系统培训才能熟练运用。 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维护难度——德国提供的豹式坦克、PzH-2000自行榴弹炮等装备因结构复杂、备件稀缺,维修往往需要依赖外部支援,而苏联时期的老旧装备反而因技术成熟、备件易获取,更受前线士兵青睐。 弹药供应缺口同样严峻。前线时常面临西方大口径炮弹短缺,尽管相关生产线已加速赶工,但仍难以匹配乌军消耗速度。 苏联时期装备的弹药供应相对宽松,旧版标准弹仍能正常使用,成为部分部队的备用选择。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USI)副所长马尔科姆·查尔默斯的观察极具代表性,他指出:最新统计表明,现在供应给乌克兰军队的军事装备总量中,只有20%来自美国,55%在乌克兰本土生产,另外25%来自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一数据打破了乌克兰完全依赖北约军援的固有认知,也反映出北约持续供武背后,乌军装备体系仍需依赖本土产能与多元渠道支撑。 援助能否持续,核心取决于各国态度的分化程度。以往多国对援乌立场基本一致,如今欧洲多国因国内经济承压出现动摇:通货膨胀、能源价格波动等问题推高民生成本,民众对持续动用财政援乌的不满情绪上升。 德国、法国等国已显露援助乏力迹象,如德国除既有承诺外,不再提供新的大型军事装备。美国国内也存在类似争议,但受大选临近影响,短期内尚未出现明确的停援表态。 俄乌冲突已演变为典型的消耗战。北约通过PURL机制联合出资供武,俄罗斯则依靠本土生产与外部渠道补充装备,双方仍在持续拉锯。 武器的不断输送客观上抬高了停火门槛,和平谈判的声音日渐微弱。在被战火摧毁的顿巴斯小镇,曾经的家园沦为废墟,只剩少数留守居民在瓦砾中守望。 无论是西方先进武器还是俄方的老旧弹药,带来的都是家园破碎的伤痛,而重建的希望却在持续冲突中愈发渺茫。 随着美国大选临近,部分共和党人士已表态若上台可能缩减援乌资金,乌克兰的战场态势与未来命运,正被遥远的美国选举进程深刻影响,前景仍悬而未决。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49
锦鲤小橘子

锦鲤小橘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