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张作霖8岁的儿子张学思在学校被老师打了十下手板,张学思哭喊着“我爸是张作霖,我回去就让他毙了你。”这时,大帅府电话拨了进来,老师战战兢兢接起电话,话筒里一个女人说道:“打得好,重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4年春天,奉天省立第四小学的课堂里,8岁的张学思因为与同学争执被老师用戒尺打了十下手心。这个孩子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平时难免有些少爷脾气。挨打后他情绪激动,说出了“我爹是张作霖,我回去就让他毙了你”这样的话。老师当时心中忐忑,毕竟张作霖的权势在东北无人不知。 当天,帅府确实打来了电话,但听筒里传来的不是斥责,而是张学思母亲许澍旸平静而坚定的声音。她不仅没有责怪老师,反而表示支持老师的严格管教,并表达了感谢。 许澍旸是张作霖的四姨太,她的出身与其他夫人截然不同。她生于1888年河北一个贫苦农家,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缝补浆洗度日。1906年,18岁的她在井边打水时被张作霖看中,最终成为张府四姨太。 进入大帅府后,许澍旸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她坚持要读书识字,尽管张作霖最初反对,但她最终争取到了进入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的机会。虽然后来因舆论压力被迫退学,但她通过私塾继续学习,最终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女子成长为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 许澍旸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她坚持让孩子们去普通学校读书,而不是关在府里接受私塾教育。她要求子女穿粗布衣服、步行上学,避免他们养成纨绔习气。当张学思因欺负同学被惩罚时,她支持老师的做法,让孩子明白不能因家庭背景而享有特权。 张作霖1928年在皇姑屯遇难后,许澍旸带着子女移居天津,后辗转香港、美国。但她始终心系祖国,1948年沈阳解放前夕,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成功策反了张作霖旧部周福成起义,为和平解放沈阳做出了贡献。 在许澍旸的教育下,她的四个子女都成长为杰出人才。长子张学曾进入联合国秘书处任职;长女张怀瞳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次女张怀曦毕业于剑桥大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儿子张学思,他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新中国开国少将、人民海军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许澍旸放弃国外优渥生活回到北京安度晚年。1978年,她以90岁高龄安详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许澍旸的故事展现了一位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坚韧与智慧。从贫苦农家女到帅府姨太,再到培养出优秀子女的母亲,她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家国的责任感。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出身和环境的限制,塑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张学良弟弟张学思的另路人生》 人民网《穿越历史的感动》系列报道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档案馆史料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高干子弟名单一览。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牺牲将士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