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贷了,不是不想活,是真怕了。 一怕政府换人翻脸不认账,投了钱项目黄了,领导一走,债赖了;二怕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稍有风吹草动,立马抽贷断粮;三怕房子设备全押出去,最后法院一拍几十万贱卖,人财两空。 现在风向变了。 最高法直接把“政府违约赔钱”打成样板案例,以后哪个地方耍无赖,企业拿着判决书就能告到底。 吉林、广东还开了投诉窗口,政府欠钱不还? 上网晒你。 财政部也发话:876亿欠款已清,剩下74亿月底前必须结清——这不是喊口号,是动真格往巡视里塞。 银行也不是只能盯着房产本子放贷了。 中行、邮储六家大行联手推“信易贷2.0”,3000亿额度砸下去,利率最低3.2%,没房也能贷。 深交所更狠,知识产权能当抵押物,科技公司发债最高拿10个亿。 这不是画饼,是真金白银在往“信用”上押注。 最狠的是广东高院那记判例:法院卖资产,不准甩卖凑数,得搞“价值最大化”。 说白了,不能为了快刀斩乱麻,就把厂子当废铁卖。 这等于给老板吃定心丸——你拼死还债,司法也得讲良心。 信用修复现在也走上了快车道。 苏州一个区就帮三百多家企业洗白档案,国家新规更是明确:非故意失信,线上申请,三十天内搞定。 以前改个信用像跑马拉松,现在开始提速抢跑道。 所以问题不在“敢不敢”,而在“会不会”。 今天的企业主得学会算两本账:一本财务账,一本信用账。 每年上“信用中国”查一回,有问题早动手,别等到贷款被拒才后悔。 有订单靠“银税互动”,有专利去发科创债,手里捏着政府合同? 赶紧做应收账款质押,逾期六十天直接上曝光台。 跟国企合作,聊天记录都别删,红头文件留一份,付款节点写清楚。 真拖了半年不给钱,别跪着求,站直了去投诉专栏登记,该赔的法院现在认账。 这局棋,中央已经把路铺到了门口。 政策不是摆设,判例就是武器。 你还缩着不动? 不是银行不给你钱,是你自己把钥匙丢在了门外。
一名电诈分子在采访中说:“我们给别人打诈骗电话或者发诈骗邮件的时候,会故意犯一些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