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2013 年,中国和坦桑尼亚签了协议,打算投 100 亿美元把这个东非海岸的老港口改造成 “港口 + 铁路 + 工业园” 的综合枢纽,建成后年处理 2000 万个标准集装箱,能带动周边一大片发展,还能给当地人创造 5 万个长期工作岗位。 可到了 2019 年,马古富力政府突然把项目搁置了,转头就向英国和日本示好。外界当时都觉得这是翻脸不认人,放着到手的实在合作不要,非要去抱别人的大腿。 但后来坦桑尼亚投资局说实话,表面是跟英日走近,根子其实卡在了法律条款上 —— 中国原本谈的 99 年港口使用权,跟坦桑尼亚《国家土地法》里 “战略资源控制权得在国家手里” 的规定对不上,两边理解差太远。 只不过那会儿英日递了橄榄枝,让坦桑尼亚觉得有了底气,想借着这个由头跟中国重新谈条件。 但坦桑尼亚没摸清英日的底细,那些热情全是口头支援。直到 2025 年 8 月,日本也就通过国际机构搞了些短期培训之类的小额合作,连跟港口沾边的投资都没落实;英国承诺的 “基础设施基金” 喊了六年,一分钱都没到账。 2025 年坦桑尼亚港务局披露的消息更实在,叫停项目后,英日连份正经的书面合作方案都没提交过。说白了,坦桑尼亚想拿英日当筹码,结果把自己架在了半空,没人接茬。 这一停,代价跟着就来了。2020 年受项目停滞和疫情双重影响,坦桑尼亚 GDP 增速一下从之前的 7% 跌到 2%,就算后来慢慢恢复,2024 年爬到 5.5%,可东非地区平均增速都快到 6.1% 了,还是落后了半拍。 直到 2021 年哈桑接任总统,才慢慢发现之前的路走不通了。英日的承诺喊了好几年没动静,而中国的投入从来都是实打实的,除了坦赞铁路,这些年还帮着建电厂、修公路。 2013 年到 2023 年,中国对坦直接投资就达 76.43 亿美元,创造了 20 万就业岗位。于是哈桑政府开始主动找中国谈重启合作,态度比之前务实多了。 2025 年 2 月,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坦桑尼亚港务局和中国、沙特、埃及三国企业签了谅解备忘录,项目总预算一下提到 220 亿美元。 这次协议改了关键条款,中国放弃了 “99 年整体使用权”,改成 “多方协作 + 分阶段开发”,坦方直接控股战略设施。坦港局总经理都说,这次不着急,得把规划审明白,确保真能落地。 现在去巴加莫约港看看,深水泊位工程已经启动了,中国工程师还带来了智能港口系统,集装箱能自动识别,卡车能无人驾驶,连装卸桥都装了 “防猴咬” 传感器,毕竟上次停工时,狒狒把光缆当甘蔗啃的教训太深刻了。 不只是港口,2024 年非洲开发银行给中企参与的坦桑尼亚标准轨铁路项目批了 12 亿美元融资,这条铁路将来能和港口连起来,货物运输效率能提一大截。 2024/25 财年坦桑尼亚矿业收入第一次突破万亿先令,其中河南资源集团的金矿项目一季度就采了 7.5 万吨矿石,利润涨了 279%;盛和资源还花 1.95 亿澳元收购了当地的稀土矿,就等着开发后扩大供应。 2024 年坦桑尼亚旅游收入达到 36.8 亿美元,增长了 11.1%,不少中国游客跟着直飞航班过来,带动了当地酒店和餐饮生意。 哈桑政府还推出了清洁烹饪能源计划,目标到 2034 年让 80% 的人用上清洁能源,现在这个比例才 10%,中国企业已经在帮忙建光伏电站和储能项目了。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更说明问题:坦桑尼亚的外资流入同比涨了 46.7%,其中中企投资重新回到首位。IMF 也给了肯定,不仅批准了 4.41 亿美元的融资,还说坦桑的通胀控制得不错,2025 年 3 月才 3.3%,低于 5% 的目标,外汇储备有 57 亿美元,够撑 3.8 个月的进口。 当地人现在提起中国合作,更多的是 “靠谱” 两个字。就像哈桑总统 2023 年在非盟大会上说的,与中国的合作需基于长期稳定而非短期博弈,这话是坦桑尼亚用六年时间换来的教训。 这次重启合作,坦桑尼亚也学聪明了,协议里加了不少 “避坑条款”,比如新增了 “争议快速解决机制”,再出现条款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不用闹到停工,直接找联合工作组协商。 2025 年还专门成立了投资和特别经济区管理局,专门管外资项目,就是怕政策再随便变。这种 “先把规矩立好” 的做法,反而让投资者更放心了。 说到底,坦桑尼亚这趟弯路踩得值不值,当地人最清楚。那些只喊口号不给方案的合作,根本撑不起国家发展的需求,只有像中国这样实打实投钱、给技术、建项目的合作伙伴,才能真的帮着把经济搞起来。 中坦建交六十年,友谊不是白来的,是靠坦赞铁路的枕木、电厂的机组、现在港口的钢筋一点点堆起来的,这种合作经得起时间考。
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
凡之谈世界
2025-09-26 11:08: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