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乘法题吵翻家长圈!3×8=24被判错,老师:顺序不对,这届家长太难了 2

柚子随笔 2025-09-25 18:49:04

小学乘法题吵翻家长圈!3×8=24被判错,老师:顺序不对,这届家长太难了 2024年刚开春,北京、上海好几所小学的家长群里炸了锅,起因是一道二年级数学题。3个盘子每盘装8个水果,孩子写3×8=24被打红叉,老师说正确答案是8×3,这事儿让70后到90后家长集体懵圈:咱小时候哪有这规矩? 题面简单得不能再简单: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8个苹果(原题没说水果种类,咱按常见的苹果算),问一共有多少个。孩子掰着手指头算,3个盘乘每盘8个,3×8=24,写完还挺得意,结果作业本发下来,一个红叉戳在那儿,给孩子整得眼圈都红了,回家就问爸妈:“我哪儿错了?24不对吗?” 家长拿过作业本一看,也傻了眼。70后爸爸挠着头说:“我小时候考试,别说3×8和8×3,就算写24直接填上去,老师都给对勾!”80后妈妈更纳闷,前两年教老大时,同样的题写3×8还得表扬呢,怎么老二上学就变规矩了?夫妻俩琢磨半天没头绪,只好微信问老师。 老师回复得挺干脆:“乘法算式得先写每份数,再写份数。每盘8个是每份数,3个盘子是份数,所以得8×3。这是帮孩子建立‘量乘份数’的认知,现在不把基础打牢,以后学倍数、比例更懵。”这话让家长更迷糊了:都是24,顺序比结果还重要?有人忍不住把聊天记录截图发上网,瞬间引来了上千条评论。 有网友拿梭子蟹举例子,说得特实在:“4只6两的梭子蟹,和6只4两的,总重都是2.4斤,但你去市场买,肯定选4只6两的!个头大,肉还多,价格都差一半。这就跟3×8和8×3似的,看着结果一样,本质差远了。”还有人说:“月薪8000干3个月,和月薪3000干8个月,总工资都是2.4万,你选哪个?肯定选前者啊,时间短,还能早点换工作!” 但吐槽的网友更多。有家长说:“这规矩比‘爷爷得叫爸爸的爸爸’还死板!我家孩子上次写‘5个小朋友每人2块糖’,列5×2=10也被打叉,说要写2×5,孩子现在做题都不敢下笔,就怕顺序错了。”还有人拿假期开玩笑:“7+3=10,国庆7天加中秋3天,不也只放8天?按这逻辑,是不是假期也得按‘每份数’算,改成3+7才对?” 其实这事儿吵到最后,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没对上。家长们当年上学,老师更看重“算对就行”,毕竟那会儿考试节奏快,结果比过程重要。但现在的教学,更注重“为什么这么算”,讲究逻辑闭环。对刚接触乘法的孩子来说,搞懂“8×3是3个8相加”,比单纯记住24这个结果,确实更能帮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 只是话说回来,教育讲究灵活,能不能别用“红叉”一刀切?孩子明明算出了正确结果,只是顺序没按规矩来,换成“再想想每份数怎么写”的提示,是不是比直接判错更能让孩子接受?毕竟,保护学习兴趣,可比纠结顺序重要多了。小学乘法口诀 小学乘法算数题

0 阅读:1
柚子随笔

柚子随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