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日,国际主流媒体都在关注中方的一个重大政策宣示。那就是在联合国举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期间,中方正式宣布“在世界贸易组织当前和未来的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首先得搞懂“特殊和差别待遇”到底是啥,说白了就是WTO给发展中国家的“照顾”,跟上学时老师对基础弱的学生多给点辅导时间一个道理。 比如发达国家得大幅度降关税,发展中国家就能少降点;发达国家要快节奏开放市场,发展中国家就能慢慢来——毕竟家底不一样,得给足追赶的时间。 但中国这次说的是“不寻求新的”,重点在“新”字上,以前已经拿到的那些优惠,比如农业领域的政策灵活度、跟其他发展中国家做买卖的特殊政策,该咋用还咋用,一点没变。 商务部后来也明确说了“三个不会变”:作为发展中成员的地位不会变,捍卫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的决心不会变,推动贸易自由化的立场不会变,这底给得够清楚了吧? 为啥现在说这话?看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就懂了。2024年中国人均GDP大概1.34万美元,刚够着世界平均水平,离发达国家的门槛还差得远呢,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底子没动。 但毕竟不是几十年前的“穷小子”了,现在经济体量排世界第二,从家电到高铁再到新能源,产业啥都有,再像以前那样啥优惠都伸手要,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就像朋友聚餐,以前你刚上班没多少钱,大家总让你少掏钱;现在你收入稳定了,主动说“这次我来买单”,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是真有底气了,也是懂分寸。 这件事更不是突然拍脑袋决定的,早有铺垫。2024年底的时候,中国就对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搞了100%税目零关税,等于把好处直接让出去;到了2025年6月的WTO会议上,又说愿意把这个零关税待遇扩展到53个非洲建交国。 之前谈服务贸易、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的时候,中国也早说过不要特殊待遇,还帮着撮合大家达成协议。这操作就像平时借了邻居东西,现在自己条件好了,主动给邻居送点实用的,是人情世故,更是真担当。 有人可能担心:那其他发展中国家咋办?放心,中国没甩下队友。表态里说得明明白白,其他发展中国家该享受的待遇还得保障,中国也会跟他们站在一起,帮着争取对他们有利的政策。这就像组队打游戏,你装备升级了没丢下队友,反而帮大家抢资源,这才是靠谱的队友。 后来看新闻,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都出来感谢,说中国没忘了大家伙儿,这反馈也挺实在的。 说到底,这个表态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不夸大实力硬蹭发达国家的名头,也不抱着过去的优惠不放,该担的责任不推,该有的身份不让。 这既是给国际社会吃颗定心丸——告诉大家中国不搞“双重标准”,也是中国发展到新阶段的自然选择。现在的中国,更在意的是在全球贸易里说话算不算数、大家信不信任,而不是那点额外的“小便宜”。 毕竟实力到了,就算不拿特殊待遇,也能在规则里玩得转;主动让利反而能让更多国家愿意跟中国合作,这才是长远的聪明账。
菲海警发言人:中国大使那句“菲律宾喜欢殖民者”,让他印象深刻同一时间,菲海岸警
【10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