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宣布了!9月24日,联合国回应特朗普遇“电梯故障”。特朗普赴联大演讲时,在他进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时,大楼一层的扶梯卡住停止运行。联合国展开调查后,发现是一名白宫摄影师无意间触发了扶梯的安全装置。 9月23日,特朗普身着深色西装,与夫人梅拉尼娅并肩踏上扶梯,准备前往四楼的联大会场。 就在扶梯上升到一半时,一阵尖锐的“咔嗒”声突然响起,原本平稳运行的梯级瞬间停住,两人身体下意识前倾。 梅拉尼娅的手迅速扶住了扶手,随行的特勤人员几乎同时伸手护住两人。 几个小时后,联大会堂内的氛围同样微妙。 特朗普站在演讲台前,刚讲到“美国在全球和平中的关键作用”,目光扫过面前的提词器时突然顿住。 他皱了皱眉,抬手敲了敲屏幕,见没有反应,便转向台下的各国代表,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为什么两起看似普通的设备故障,会迅速引发外交层面的争议? 联合国早已因资金短缺陷入困境,2024年4月就曾因无法支付电费,关停了总部一楼和二楼的自动扶梯,秘书长古特雷斯当时无奈宣布必须节流削减预算。 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几乎停缴了所有会费。 截至目前,2024年的欠款仍未结清,加上2025年应缴的常规预算和过往累积欠款,总额已达28亿美元,占到联合国成员国拖欠总额的70%以上。 设备维护计划因资金不足被搁置,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就在今年7月22日,美国国务院刚宣布将第三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由是“不符合美国优先政策”。 美国自2011年起累积拖欠该组织6.34亿美元会费,退出后更是打算赖账不还,直接重创了非洲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早已让双方积怨加深。 面对外界对“资金影响设施”的讨论,白宫的反应却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当天下午,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英国《泰晤士报》的旧文截图。 文章里提到,曾有联合国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要关掉电梯,让特朗普走楼梯”,以此抗议美国削减联合国出资。 莱维特随后在接受采访时更直接表示,除了电梯和提词器,特朗普演讲时的音响声音“比前面发言的人小了一圈”。 这些事“凑在一起太巧了”,特勤局已经介入调查,“要是查出有人故意捣乱,必须严肃处理”。 白宫的“阴谋论”指控很快遭到联合国的回应。 发言人迪雅里克当天就召开了简短的记者会,手里拿着扶梯中央处理器的检测报告,数据很清楚,当时特朗普的摄像师为了拍到两人抵达的正面画面。 正倒着往扶梯上走,脚步不小心触发了顶部的安全梳齿板,这个装置本来就是为了防止人或物体被卷入传动装置设计的,完全是意外。 至于提词器,迪雅里克说得更明确,美国总统使用的提词器由白宫团队全程负责操作,联合国没有权限接触,所以我们没法对此置评。 更耐人寻味的是第80届联大主席贝尔伯克的表态。 在特朗普演讲结束后,她特意在一场小型会议上补充道,我知道大家都在关心提词器的事,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联合国提供的所有设备都运转正常。 这位一直呼吁“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主席,没有直接反驳白宫,但话里的潜台词很清晰,问题并非出在联合国这边。 如果说设备故障是“导火索”,那特朗普当天的演讲就是这场风波的“放大器”。 这场持续了57分钟的演讲,创下了历任美国总统在联大发言的时长纪录。 演讲里,他先是宣称“现在是美国的黄金时代”,接着就把矛头对准联合国,指责其“只会发措辞强硬的信件,解决不了实际冲突”,还高调宣称自己“结束了7场战争”。 说到底,这两起意外不过是美国与联合国长期矛盾的“外化”,美国的“优先”思维与联合国倡导的“多边共治”理念,从一开始就存在分歧。 当美国把拖欠会费当成“施压手段”,把退出国际机制当成“政策选择”,那设备故障引发的争议,不过是早晚的事。 联合国不是美国的“工具”,更不是可以随意指责的“出气筒”;而设备故障也不是“阴谋”,而是双方信任裂痕的一次集中暴露。 毕竟在气候变化、难民危机、地区冲突这些全球性问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靠“指责”解决问题。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24发布:特朗普抱怨在联大发言不顺 联合国回应 环球网2025-09-24发布:火药味十足!特朗普在联大发言57分钟创纪录 红星新闻2025-09-24发布:特朗普赴联大遇电梯骤停、提词器故障,白宫要求调查,联合国这样回应……
联合国宣布了!9月24日,联合国回应特朗普遇“电梯故障”。特朗普赴联大演讲时,在
拾九观人间
2025-09-25 12:44:26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