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

物规硬核 2025-09-25 12:42:17

“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000年,英国教授泰勒当面怼金一南,谁料,金一南一句话,便堵得教授哑口无言。   19世纪的中国,正经历着百年国耻的黑暗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岛、九龙司等地相继被“永久割让”给英国,这些条约表面上是“白纸黑字”,实则是枪口下的被迫交易,完全违背了国际法中的平等自愿原则。   金一南当时直指要害,"那些条约是列强用枪炮逼着中国签的,本身就不符合正义原则,按照国际法,这种不平等条约压根就不具备法律和道德正当性,"这句话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点破了问题的本质,真正的契约精神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   国际社会早就达成共识,用武力或威胁手段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是无效的,1969年的《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白纸黑字写着,要是签约时受到武力威胁或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条约就是无效的,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历史正义的追求。   金一南的回应之所以让泰勒无言以对,是因为它揭露了"契约神圣"论调下的双标,那些强调"白纸黑字"的人,故意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当一方在枪口下被迫签字时,所谓的"契约"早就失去了公平性。   1997年香港回归,正是对历史错误的纠正,这件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连英国政府都承认香港回归的合法性,这可不是什么"违约",而是现代国际关系中对正义原则的践行。   金一南的回应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普遍价值,正义应该高于死守条文,当契约本身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时,盲目遵守反而是在助纣为虐。   这段历史对话让我们思考,契约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历史正义空谈契约,死守不公正的契约条文,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国际关系中的"契约精神"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19世纪的殖民条约本质是弱肉强食,现代国际秩序否定这种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恰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中国在处理历史领土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为世界提供了解决历史争议的好样板,香港能够平稳过渡并保持繁荣,证明正义的伸张可以与发展共赢。   说到底,真正的国际秩序不能建立在永久化的历史不公上,金一南的回应不仅是在陈述历史事实,更是在指向未来,国家间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才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显得尤为可贵。

0 阅读:1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