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喊收回藏南,可是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军事上打败印度后,我国目前有能力守住藏南吗? 咱先聊下,印度人的“迷之自信”。他们总觉得藏南是自家的“阿鲁纳恰尔邦”,可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这所谓的“邦”,根子就是1914年英国殖民者拿铅笔,在地图上瞎划的“麦克马洪线”。那时候印度还在给英国当殖民地呢,连自己的主权都没有,哪来的资格继承这破玩意儿? 咱中国专家高志凯早就说过:“要是殖民划界算数,恒河以北都该归中国!”毕竟恒河源头就在西藏,唐代王玄策还带兵打到恒河边呢,论历史渊源,印度连边都沾不上。可印度人就是装听不见,现在在藏南部署了30万军队,说是“保卫领土”,其实就是一群“高原观光团”。 看他们的后勤就知道了,冬天全靠骡马运补给,每年冻死冻伤的新闻,比他们的阅兵式还热闹。去年冬天印度媒体自己曝料,某边境哨所因为大雪封山,士兵只能啃冰碴子就压缩饼干,连正经防寒服都发不齐。反观咱这边,新型保温方舱、高原炊事车一应俱全,官兵在哨所里能吃上热乎饭,穿上电热马甲,连吸氧都从“静态”升级成“动态”的了,走巡逻路都不用扛氧气瓶。就这后勤差距,印度拿啥跟咱们耗? 有人说,就算后勤能跟上,藏南那地方山高路远,咱怎么快速投送兵力?这就得夸夸咱们的“基建狂魔”属性了。现在川藏铁路、拉林铁路都通车了,墨脱公路也打通了,西藏的机场数量都快赶上某些东部省份了。去年军演的时候,咱们的机械化部队从成都出发,24小时就能开到边境任何地点,连无人机群都能覆盖整个藏南地区。 更绝的是,咱们在雅鲁藏布江支流建了三座水电站,雨季蓄水的时候把下游水量控制到60%,印度东北部40%的农田灌溉都得看咱们脸色,这就相当于捏住了印度的“农业命门”,他们敢在藏南闹事,咱们就“关闸放狗”,让他们的庄稼旱死在地里。 再看印度那边,他们的“藏南生命线”西里古里走廊,最窄的地方才20公里,咱们一个火箭炮齐射就能给它掐断。更搞笑的是,印度花大价钱买的法国“阵风”战机,在咱们的歼-16面前就是个“移动靶”,去年中印边境对峙,咱们的无人机直接飞到印度哨所上空拍照,他们连个像样的反制措施都没有,只能对着天空放空枪。就这防御能力,还想跟咱们争藏南? 其实比装备和基建更重要的,是藏南同胞的心。很多人不知道,藏南的门巴族、珞巴族同胞跟咱们西藏的藏族同胞,那是实打实的一家人,语言、文化、宗教跟西藏本土一模一样,连身份证都是用藏文写的。 前几年印度媒体拍了个纪录片,藏南一个村子的老人对着镜头说:“我们的祖先都是从西藏过来的,印度人来了之后,连学校都不让我们教藏语,还逼着孩子学印地语,这不是断我们的根吗?”更讽刺的是,印度政府在藏南搞“移民政策”,想把尼泊尔人迁过去改变人口结构,结果几万尼泊尔移民过去之后,反而跟当地藏南同胞一起抗议印度的压迫。毕竟印度连移民的基本住房都解决不了,还天天克扣补贴,谁愿意跟着他们遭罪? 反观咱们这边,西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2.3万了,咱们在边境50公里内,开通了免费的北斗+5G信号,每天推送“边民建房补助15万”“子女中考加分20分”的政策,藏南那边每天有12万人能收到这些信息。 当然了,肯定有人担心,收复藏南之后西方会联合制裁咱们。但看看最近的国际形势,西方自己都泥菩萨过江了。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会问:“你说了这么多优势,那到底能不能守住?”我的回答是:不仅能守住,还能把藏南变成咱们的“战略堡垒”。从军事上来说,咱们在藏南部署的歼-10C、歼-16战机,配合远程火箭炮和无人机,能把印度的军事行动扼杀在摇篮里。 去年咱们在乃堆拉山口搞“季节性交通管制”,印度90%的藏南驻军补给只能改道空运,成本从0.5美元/公斤飙升到10美元/公斤,一年就多花15亿美元。这就相当于咱们每天都在割印度的“经济动脉”,他们越折腾,自己越疼。 其实真正的“守得住”,从来不是靠天天扛着枪站岗,而是靠“软硬兼施”。那些天天喊着“直接开打”的人,要么是没去过高原,不知道边境的艰苦;要么是别有用心,想把咱们拖进战争泥潭。真正的大国博弈,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咱们现在的策略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把印度逼到谈判桌前。 等咱们的墨脱铁路通车了,等咱们的歼-20在藏南机场常态化部署了,等藏南同胞都盼着回归了,印度就算想赖着不走都不行。到时候咱们再搞个“藏南公投”,让全世界看看什么叫“民心所向”,什么叫“历史必然”。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藏南不是一块孤立的土地,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咱们高原边疆的“门户”。守住藏南,不仅是守住一块土地,更是守住咱们的历史尊严和民族利益。现在咱们有这个实力,有这个底气,更有这个民心,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解放军报
很多人在喊收回藏南,可是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军事上打败印度后,我国目前有能
桉闻通史
2025-09-25 12:05:1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