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1858年到1864年,沙俄跟中国签了三份条约,一口气割走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么大的事儿,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那段历史确实沉重,刻在民族的记忆里,没人能忘。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和俄罗斯做这些能源生意,不是因为要站在谁那边,而是因为这事儿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务实选择。先说说能源这事儿。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不管是老百姓过日子,还是工厂开工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能源。 石油、天然气这些东西,咱们自己虽然也有,但有时候还不够用,得从别的国家买。而俄罗斯呢,国土面积大,地下藏着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有名的能源出口大国。他们的能源要卖出去,也需要稳定的买家。咱们中国刚好能成为这个稳定的买家,双方一拍即合。 再看交通和基础设施。要把俄罗斯的能源运到中国,光有意愿不行,还得有靠谱的运输通道。这些年,咱们中国在基建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修公路、建管道都是一把好手。 咱们帮着一起完善能源运输的基础设施,比如修更宽更平整的公路方便油罐车通行,建更高效的天然气管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这样一来,俄罗斯的能源能更顺利地运到中国,咱们也能更稳定地拿到需要的能源,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还有货币结算这个关键点。以前,国际上做大宗商品买卖,大多都得用美元。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在做交易的时候,都得先把自己国家的货币换成美元,中间不仅麻烦,还得承担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要是美元升值或者贬值,买卖双方的成本和收益都会受影响。现在咱们和俄罗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就绕开了这些麻烦和风险。对咱们来说,能让人民币在国际上更有用武之地;对俄罗斯来说,也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双方都能更自主地掌控交易。 其实,这种务实的合作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除了能源,咱们和俄罗斯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少合作。比如在农业上,俄罗斯有大片肥沃的土地,能种出优质的小麦、大豆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也能出口到中国,丰富咱们老百姓的餐桌。 在科技领域,双方也会一起搞一些研究,比如在航天、新能源等方面交流技术,共同进步。有人可能会问,记着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合作不矛盾吗?当然不矛盾。记住历史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是为了让咱们更清楚自己的立场和底线。 而现在的合作,是基于当下的实际情况,为了两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咱们不会因为过去的历史,就拒绝现在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也不会因为现在的合作,就忘记过去的历史。这是两种不同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现在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谁都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务实的合作才是王道。中国和俄罗斯的这些合作,就是顺应了这种趋势。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站队,只看合作能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能不能让两国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最后想问问大家,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这种基于务实的合作,你们怎么看?你们觉得未来双方还能在哪些领域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合作呢?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朦胧烟雨楼
2025-09-25 10:29:09
0
阅读:0